天安字典

《送许处士》

时间: 2025-04-26 21:00:22

诗句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22

原文展示

送许处士
张籍 〔唐代〕
高情自与俗人疏,
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
不能窗下读闲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许处士的送别之情。诗中写道:高尚的情操使我与世俗之人疏远,我独自选择在蓝溪旁的偏僻之处居住。偶尔在白云下喝酒,竟然在窗边也无法静下心来读闲书。

注释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俗人:世俗的人,指普通人。
  • 蓝溪:蓝色的小溪,代表自然的幽静之处。
  • 选僻居:选择偏僻的居住地。
  • 白云长取醉:在白云下长时间地喝酒,形容陶醉于自然中。
  • 窗下:窗边,通常指阅读的地方。
  • 闲书:指平时不务正业的书籍,通常是文学、诗词等。

典故解析

“白云”常象征超脱和隐逸,代表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而“蓝溪”则是隐士生活的理想场所,强调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公寿,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对许处士的送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俗的疏离感。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士人追求隐逸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祝福。开头两句“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直接点出诗人心境的高远与孤独,强调了与世俗的隔离。而“会到白云长取醉”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快乐、陶醉于此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最后一句“不能窗下读闲书”,则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疲惫形成对比,暗示了即使在理想的环境中,心中的烦恼依然难以摆脱,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情自与俗人疏:诗人高尚的情操使他与世俗的人疏远,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不屑。
  2. 独向蓝溪选僻居:他选择在蓝溪旁隐居,体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3. 会到白云长取醉:偶尔在白云下饮酒,显示出他在自然中寻找快乐的态度。
  4. 不能窗下读闲书:即便在理想的环境中,仍然无法静心阅读,反映出内心的烦恼和对宁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高情”与“俗人”、“蓝溪”与“僻居”形成对仗,使诗句更加整齐和谐。
  • 意象:蓝溪和白云是重要意象,分别象征自然的幽静与陶醉,构成诗人理想生活的图景。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内心的孤独,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蓝溪:象征隐逸生活和自然的宁静。
  • 白云:代表超脱与自由,体现了诗人的洒脱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
    A. 城市
    B. 蓝溪旁
    C. 山顶

  2. 诗中提到的“高情”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情感
    B. 诗人的高尚情操
    C. 诗人的烦恼

  3. 诗人最终在窗下感到什么?
    A. 快乐
    B. 无法专注读书
    C.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籍《送许处士》王维《鹿柴》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表现了内心的宁静,而张籍的诗则更侧重于人与世俗的对比与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馆驿刘巡官 赠别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齐安早秋 遣兴二首 残句 别李谱 早出洞仙观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绾握 麟角虎翅 二十四品 虚确 鼠字旁的字 凤表龙姿 侍执巾节 召辟 真开头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极崇 言不诡随 牛字旁的字 轻动远举 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