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2:37
送汀州源使君
唐代:张籍
曾成赵北归朝计,
因拜王门最好官。
为郡暂辞双凤阙,
全家远过九龙滩。
山乡只有输蕉户,
水镇应多养鸭栏。
地僻寻常来客少,
刺桐花发共谁看。
曾经打算回朝做赵北的官,所以我拜入王门,得到了最好的官职。为了担任郡守,我暂时辞去了双凤阙的职务,带着全家远渡过九龙滩。乡村的山乡只有稀疏的蕉树,水镇上应该有很多养鸭的地方。这里地处偏僻,平常来访的客人很少,刺桐花开了又有谁来欣赏呢?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他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风格清新,感情细腻。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汀州的源使君,表达了对他的祝福与离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送汀州源使君》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淡淡惆怅。诗中开篇提到“曾成赵北归朝计”,显示出诗人对官场的认识与思考,承载着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而“因拜王门最好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当时所处地位的自豪与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汀州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山乡的蕉户与水镇的鸭栏,表现了乡间的宁静与朴实。尤其“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将离别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刺桐花的开放没有人来欣赏,象征着孤独的美丽与无奈。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显露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眷恋,流露出对孤独与离别的感伤。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乡村生活的思考,流露出对离别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诗中提到的“王门”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权贵之家 C. 乡村 D. 学校
“刺桐花发共谁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九龙滩”是指: A. 一条河流 B. 一座山 C. 一片森林 D. 一个地名
张籍的《送汀州源使君》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与离别,但张籍更强调乡村的孤独与无奈,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壮志。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