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8:49
送杨义甫访云林子
公子翩翩孰与俦?云林清气逼高秋。
牙签耀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
既是有樽开北海,岂云无榻下南州?
相逢一笑如知己,不必人间万户侯。
这首诗中,作者询问谁能与公子杨义甫相提并论,他的风采如云林间的清气般令人神往。在高秋的季节,阳光照耀下,书法作品在屋内闪烁着光辉,画作在楼上如烟雾般飘逸。既然有美酒可供畅饮,何必在南方去找榻榻米休息?相逢时的一笑仿佛就像知己般珍贵,根本不需要世俗的地位和财富。
王冕(1260年-1320年),元代诗人、画家,以其山水画和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王冕与好友杨义甫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王冕的创作背景是元代中期,社会动荡但文人仍追求高雅的精神世界。
《送杨义甫访云林子》是一首充满友谊与理想的诗。诗中的公子杨义甫被描绘得如同云林中的清气,清新、高洁,展现出一种理想的人格魅力。诗的开篇便通过“翩翩”二字,立刻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年。接着,王冕以“云林清气逼高秋”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意境,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在描写书画时,诗人使用了“牙签耀日”和“彩笔凌烟”这两个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书法和绘画的精妙与气势,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的“既是有樽开北海,岂云无榻下南州”则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享受生活的方式。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朋友间的默契与理解,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意境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王冕对友谊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情怀。
公子翩翩孰与俦?
云林清气逼高秋。
牙签耀日书充屋,
彩笔凌烟画满楼。
既是有樽开北海,
岂云无榻下南州?
相逢一笑如知己,
不必人间万户侯。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共鸣,而非物质地位的追求。
“公子翩翩孰与俦?”中的“翩翩”形容的是:
A. 人的身材
B. 人的风采
C. 人的声音
“既是有樽开北海”中“樽”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桌子
C. 椅子
诗中提到的“万户侯”是指:
A. 贫穷的农民
B. 地位显赫的人
C. 文人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