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观溪西子弟降仙》

时间: 2025-04-26 03:14:43

诗句

似有物凭箕,傍观竞卜疑。

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

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碁。

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43

原文展示:

似有物凭箕,傍观竞卜疑。
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
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碁。
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

白话文翻译:

似乎有东西依靠着箕,旁边有人争相占卜却带着疑惑。
我曾向老师学习《易经》,难道还要问鬼神来求诗?
即便山洞高高在上,天地之间依旧在下棋。
老儒心中所想的事情,未必能被紫姑所知。

注释:

  • 物凭箕:指可能有某种事物依靠在箕上,箕为一种古代的工具,通常用来筛选粮食。
  • 傍观竞卜疑:旁边有人观看占卜,心中充满疑虑。
  • 曾从师授易:曾经跟随老师学习《易经》,《易经》为古代经典,阐述变化与哲理。
  • 肯问鬼求诗:愿意问鬼神来求得诗句。
  • 岩穴:山洞,象征高深的境界。
  • 乾坤尚弈碁:天地之间仍然在进行着棋局,象征着宇宙的变化和博弈。
  • 老儒心下事:老儒即指年长的士人,心中所思所想的事情。
  • 紫姑:指的是神话中的女神,掌管灵异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石庵,晚号高峰,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擅长诗词及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及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观溪西子弟降仙》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时代。刘克庄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灵异以及人类智慧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开头以“似有物凭箕”引入,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随即转入对占卜行为的反思,诗人用“傍观竞卜疑”揭示了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曾学习《易经》,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思考。接下来的“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碁”则是对宇宙和人生博弈的深刻感悟,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也无法逃避自然法则的运作。最后一句“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智慧与神秘力量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未知的敬畏与不安。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既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诗意,展现了刘克庄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似有物凭箕:开篇设问,带来一种悬念,暗示着可能存在的超自然现象。
  2. 傍观竞卜疑:展现人们对未来的好奇与不安,强调了对未知的探索。
  3. 曾从师授易:引入传统文化知识,表明诗人对人生哲学的追求。
  4. 肯问鬼求诗:表现出对于灵异与创作灵感的探讨,似乎在质疑求助于鬼神的合理性。
  5. 岩穴虽高枕:象征人类的渺小,即便身处高位,依然无法逃避宇宙的法则。
  6. 乾坤尚弈碁:强调宇宙间的博弈,暗示人生如棋局般复杂。
  7. 老儒心下事:指向士人的世俗情怀与思考。
  8. 未必紫姑知:表达对神秘力量的怀疑,反映人类智慧的局限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棋局,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思考,反映了对生命、自然及人力的敬畏与怀疑。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筛选与选择,反映人们对未来的探索。
  • 岩穴:高耸的山洞,象征着高深的境界与智慧。
  • 乾坤:宇宙的象征,表示广阔与神秘。
  • 紫姑:神秘的女神,代表灵异与不可知的领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工具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2. “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中的“紫姑”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神仙
    • C. 一位女神
    • D. 一位历史人物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死亡的思考
    • C. 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 D. 对爱情的感悟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的名篇,表现人生的悲苦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观溪西子弟降仙》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杜甫的作品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而刘克庄则通过象征与隐喻表现了对未知的敬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宋代诗人的作品集,包含刘克庄的相关诗作。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析书籍,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七 清平乐 其二 啖桃腹泻至心衰抢救,定后作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立秋后五日凤凰山绝顶品单枞 清平乐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沦杂 三三四四 中山毫 末学陋识 绮孺纨绔 蛐蛐罐 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忧国忘身 揎腕攘臂 包含抬的成语 幾字旁的字 逸翮 齿字旁的字 汔尽 角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