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揽镜六言三首》

时间: 2025-05-09 12:47:06

诗句

天上映藜已懒,雾中看花不真。

顾我七十馀老,见公三两分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47:06

原文展示:

揽镜六言三首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天上映藜已懒,
雾中看花不真。
顾我七十馀老,
见公三两分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天色已晚,映在镜子里的藜草显得懒散;雾气中看花的样子并不真实。我已年过七十,竟然只在你身上看到三两分的人情。

注释:

  • :一种植物,常用作蔬菜,这里可能象征着荒凉或衰老。
  • :形容状态的消沉或无精打采。
  • 雾中看花:比喻事物看似美好但实际上不真实。
  • 顾我:指回顾自己的生活状态。
  • 七十馀老:指年纪已高,七十岁以上。
  • 见公:见到你,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和朋友的交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豪放和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朋友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天上映藜已懒,雾中看花不真”以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一个朦胧、模糊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老去,感慨万千。接着“顾我七十馀老,见公三两分人”则传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尽管年岁已高,仍然希望珍惜与朋友的关系,期待能够从朋友身上看到一些真实的人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上映藜已懒:天色已晚,藜草在光影下显得有些懒散,暗示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无奈。
    • 雾中看花不真:在雾气中看花,虽然美丽却不真实,反映了对生活表象的质疑。
    • 顾我七十馀老:回顾自己已过七十岁,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见公三两分人:在你身上只见到三两分真实的人情,表达对友情的期待和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进行比喻,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在感慨人生流逝的同时,表达对友情的向往和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衰老、荒凉,表现诗人的生活状态。
  • :象征迷茫与不真实,反映了对人生的困惑。
  • :象征美好,但在雾中失去真实感,提醒人们生活的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差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雾中看花”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迷茫
      • C. 真实
      • D. 伤感
    3. 诗人的年龄在七十岁以上,这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年轻
      • B. 友情
      • C. 时间流逝
      • D. 财富
  •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饮酒》系列:探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2.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友情的情感。
  •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揽镜六言三首》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人生哲理,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老年生活的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放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赏析》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马嵬 春风 黄生借书说 倦寻芳 菩萨蛮 菩萨蛮 齐天乐(游胡园书感) 烛影摇红 水龙吟(雪霁登吴山见沧阁,闻城中箫鼓声) 玲珑四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置质 压雪求油 响彻云表 明扬仄陋 刀剑 包含损的成语 累土至山 处高临深 包含沸的成语 改曲易调 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杂粮 虎字头的字 山字旁的字 揎拳拢袖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