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0
诗词名称: 十五里沙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
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
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
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白话文翻译:
只见白浪如山般翻腾,更加受到黑风的狂吹。
渺茫的水天相接,波涛汹涌,似乎总是八月的情景。
河伯又怎能了解海的深广,灵胥又只能吓唬吴国的孩子。
可惜没有那位散发骑鲸的朋友,能与我共游这段奇妙的旅程。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是宋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十五里沙》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诗人通过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十五里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浩瀚大海的敬畏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海面,白浪翻滚,如同高山一般,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黑风吹”的描写,增加了自然环境的激烈和不安,仿佛在暗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无奈。
诗中提及的河伯与灵胥,二者的形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反映了自然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河伯虽然是河流的主宰,但在浩瀚的海洋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叹,也暗示了人类对命运的无奈。
结尾的“惜无散发骑鲸友”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渴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探索未知的奇妙世界,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尤为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而含蓄,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浪”比作什么?
A. 高山
B. 河流
C. 风暴
河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的渺小
C. 友谊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灵胥”是谁?
A. 河神
B. 大海的神秘生物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