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40
水龙吟 其二
白蘋红蓼秋江岸。
早有蜻蜓斜睨。
须褪蜂黄,乳含菽玉,
恹恹倦起。
乍历金风,谁知渐老,
蜜房深闭。
应只似天宝鸡坊皂衣,
人在空记得霓。
裳事零零玉露,
含愁漫阁住泪珠难坠。
无情忍见蹴碎,
菱花啄残菰米。
自惜残香,又逢劈破,
辰离烟水。
问多情碧藕抽丝,
可得经时重繫。
在秋天的江岸,白色的蘋和红色的蓼草相互映衬。
早已有蜻蜓在斜睨着。
虽然蜂黄的颜色已开始褪去,乳白的菽玉色也隐隐可见,
只感到一种倦怠。
初秋的金风吹过,谁能知道岁月渐渐老去,
蜜房也早已紧闭。
这情景就像天宝时期的鸡坊皂衣,
人们在空旷中只记得那霓裳的美丽。
往日的事如同细腻的露珠,
满怀愁苦的我在阁楼中,泪珠难以掉落。
无情的时光忍心看着我,
菱花啄食着残余的谷米。
我自惜这残香,偏又遭遇了破碎,
在烟水的晨曦中离去。
问那多情的碧藕,能否抽丝,
是否能够再次连接往日的情感。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东,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目睹了明清交替的社会变革。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水龙吟 其二》创作于明清交替时期,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情感复杂。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江岸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情感的追忆。
《水龙吟 其二》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来反映人生无常的诗作。全诗以秋天的江岸为背景,通过白蘋、红蓼、蜻蜓等自然景物,渲染出一种秋日的萧瑟与凋零。诗人在描绘眼前景象的同时,不禁引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首句“白蘋红蓼秋江岸”,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感受,描绘了秋日江边的宁静与美丽。然而,随即而来的“早有蜻蜓斜睨”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流逝,蜻蜓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短暂。接下来的“须褪蜂黄,乳含菽玉,恹恹倦起”则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描绘了色彩的褪去与生命的疲惫,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乍历金风,谁知渐老,蜜房深闭”,这句通过金风的变化来传达时间的流逝,蜜房的深闭象征着曾经的甜蜜与快乐已不复存在。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带有淡淡的抒情。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蜜房深闭”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