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38
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
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
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
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
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
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
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
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
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
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
有剑不刺虎,为谋信非臧。
无剑徒虎争,虽勇适为狂。
利剑亦可嗟,人有我独亡。
日暮南山阿,直道何可望。
一虎固已尔,况复千豺狼。
猛虎在白天出现,它的意图难以估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怒火,常常害怕不敢伤害它。
壮士又是谁呢?愤怒使他心肠裂开。
他脱身拔剑而去,跃起如同惊飞的鸟。
即使掌握必胜的技巧,难免会遇到意外的伤害。
猛虎不会吃壮士,壮士自当面对猛虎。
众人贪图安宁,怎会顾及自身的防备。
猛虎死了,众人得益;猛虎存在,忧虑笼罩一方。
真正的英雄,凭借一把剑而活。
若无剑可操,难免伏在路旁。
有剑不刺虎,心中谋划却不合适。
无剑只与虎争,虽勇却只是狂妄。
利剑也让人叹息,唯我独自孤亡。
夕阳西下,南山何处可望?
一只猛虎已然如此,何况还有千只豺狼?
王令,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而被人们所称道。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猛虎象征着侵略者或压迫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对勇士精神的推崇。
《猛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勇士面对强敌时的内心斗争和生存哲学。诗中“猛虎”不仅是实际的猛兽,更是象征着社会中的各种威胁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威胁,众人多抱怨而不敢反抗,而真正的壮士则勇敢地面对挑战,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诗中反复提到的“剑”象征着力量和反抗的决心,然而王令也警示人们,仅凭武力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智慧和策略同样重要。作品在强调勇气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指出英雄不应只为个人荣誉而战,更应为大众的安宁而努力。
全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困境的无奈,也有对勇士精神的赞美,深刻而耐人寻味。王令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生存状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勇士精神的探讨,强调在面对困难和威胁时,勇气与智慧并重。
猛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剑”代表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1.A 2.A 3.B
《猛虎》与王昌龄的《出塞》均表现出对勇士精神的歌颂,但《出塞》更注重对边疆战争的描述,而《猛虎》则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社会的责任。两者在表达情感和主题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