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上·郭林宗》

时间: 2025-04-26 02:49:50

诗句

饯郭林宗数千两,哭陈太丘三万人。

河上纷纷皆折角,不如一一是黄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50

原文展示

咏史上·郭林宗
作者: 陈普 〔宋代〕
饯郭林宗数千两,
哭陈太丘三万人。
河上纷纷皆折角,
不如一一是黄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郭林宗送行,耗费了几千两银子;
为陈太丘而哭泣的人,竟然有三万人。
在河上,争相折角的场面,
不如一个一个都是黄巾军。

注释

字词注释:

  • : 送别的仪式。
  • 数千两: 指大量的金钱,用来形容送别的盛大。
  • : 表示悲痛,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 太丘: 指陈蕃,东汉末年著名的士人。
  • 折角: 形容河面上舟船相互碰撞、争斗。
  • 黄巾: 指黄巾军,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军队,象征叛乱和动荡。

典故解析:

  • 郭林宗: 郭林宗名郭攸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
  • 陈太丘: 陈蕃,东汉时期的士人,以忠义著称,后来被迫害致死。
  • 黄巾: 东汉末年,因黄巾军起义而引发的动乱,象征社会动荡、民生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仲明,号瞿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咏史诗,其作品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表达个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反映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郭林宗和陈太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为郭林宗送别,数千两的银子,显示出送别的盛况和社会的富庶。然而,转而提到为陈太丘哭泣的三万人,暗示了社会对忠诚者的哀悼和对不公命运的控诉。河上的“纷纷皆折角”,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暗示着人们为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实。最后一句“不如一一是黄巾”,则是对黄巾军的隐喻,表达了对社会动乱和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复杂,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忠义与背叛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饯郭林宗数千两”:开篇即用金钱的数量展现送别的场面,体现了对郭林宗的重视。
  • “哭陈太丘三万人”:对比郭林宗的送别,陈太丘的追悼人数庞大,表明其影响力与人们的悲痛。
  • “河上纷纷皆折角”:描绘动荡不安的局面,象征社会的混乱。
  • “不如一一是黄巾”:直接切入历史教训,表明不如勇敢反抗现状。

修辞手法:

  • 对比:郭林宗与陈太丘的送别与哀悼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社会的矛盾。
  • 隐喻:黄巾的提及象征着叛乱与社会动荡,反映出诗人的历史观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及对忠义者的怀念,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郭林宗:象征着忠诚与才华的结合。
  • 陈太丘:忠义的象征,表达人们对正义的向往。
  • 黄巾:象征着反抗与动乱,反映社会的不安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饯郭林宗”中的“饯”是什么意思?
    A. 欢送
    B. 否定
    C. 赞美

  2. “哭陈太丘三万人”中提到的人物是谁?
    A. 郭林宗
    B. 陈蕃
    C. 黄巾军

  3. “河上纷纷皆折角”中“折角”指的是什么?
    A. 争斗
    B. 和平
    C. 旅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国家动荡,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对比:

  • 陈普的《咏史上·郭林宗》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但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后者则更为关注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遣僧澄收刈潼阳 南华书事诗 咏慈溪普济寺古松 简宗人利宾 邓提举留诗南华予后五日入山次韵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送苏判院赴江东辟 送山芥与徐稚山 送胡德辉 舍后污池有小鱼数百迁之於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雪交加 青莲朵 门字框的字 大直若诎 北辰 包含鹰的成语 伏结尾的成语 包含饧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重于泰山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离题太远 山夔 酉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砂壶 轻财重义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