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50
咏史上·郭林宗
作者: 陈普 〔宋代〕
饯郭林宗数千两,
哭陈太丘三万人。
河上纷纷皆折角,
不如一一是黄巾。
全诗翻译:
为郭林宗送行,耗费了几千两银子;
为陈太丘而哭泣的人,竟然有三万人。
在河上,争相折角的场面,
不如一个一个都是黄巾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字仲明,号瞿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咏史诗,其作品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表达个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反映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郭林宗和陈太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为郭林宗送别,数千两的银子,显示出送别的盛况和社会的富庶。然而,转而提到为陈太丘哭泣的三万人,暗示了社会对忠诚者的哀悼和对不公命运的控诉。河上的“纷纷皆折角”,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暗示着人们为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实。最后一句“不如一一是黄巾”,则是对黄巾军的隐喻,表达了对社会动乱和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复杂,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忠义与背叛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及对忠义者的怀念,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饯郭林宗”中的“饯”是什么意思?
A. 欢送
B. 否定
C. 赞美
“哭陈太丘三万人”中提到的人物是谁?
A. 郭林宗
B. 陈蕃
C. 黄巾军
“河上纷纷皆折角”中“折角”指的是什么?
A. 争斗
B. 和平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