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5:35
原文展示:
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 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 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 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白话文翻译:
我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但身体还很强健,没有显得很老。 已经经历了两世的人生,即使现在离世,也不算早逝。 更何况我身体健康,没有烦恼和困扰。 这样的好日子自然不少,我怎能不感到欢喜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欢喜吟》是他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六十一岁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死的豁达看法。在宋代,人们的平均寿命较短,六十一岁已属高龄,但邵雍依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这在他的诗中得到了体现。
诗歌鉴赏:
邵雍的《欢喜吟》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死的豁达。诗中,“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豪,也透露出对生命力的赞叹。“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超然态度,认为即使离世也不算早逝,这种豁达的心态在宋代文人中颇为罕见。后两句“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更是将诗人的乐观情绪推向高潮,他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无挂碍,自然对生活充满了欢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邵雍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
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
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
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豪和对生死的超然看法,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豁达和乐观的心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在《欢喜吟》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超然态度? A. 财富 B. 生死 C. 权力 D. 名誉
诗中“筋骸未甚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什么状况的自豪? A. 智慧 B. 健康 C. 财富 D. 名声
诗中“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死观? A. 悲观 B. 豁达 C. 恐惧 D. 无奈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