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问春吟》

时间: 2025-05-07 07:08:34

诗句

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

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

辄欲问春春不应,私於蜂蝶有何情。

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34

原文展示:

问春吟 邵雍 〔宋代〕

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 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 辄欲问春春不应,私於蜂蝶有何情。 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提到花就会说到莺,莺和花本应同时出现。 为何花谢了莺才来,空有莺花之名。 我试图问春天,春天却不回答,它对蜂蝶有什么私情? 流莺不甘心春天被辜负,啼叫了千声万声。

注释:

  • 莺花:指莺和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浪得:空有,虚有其名。
  • 辄欲:总是想要。
  • 私於:对...有私情。
  • 流莺:指四处飞翔的莺鸟。
  • 不伏:不甘心。

诗词背景: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哲理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深刻的道理。《问春吟》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和莺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命不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春的形式,探讨了自然界中花与莺的关系,以及春天对万物的影响。诗中,“自古言花须说莺”一句,点明了花与莺在春天中的紧密联系,但“因何花谢莺才至”却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花谢了莺才来,这是否意味着莺花的相伴只是虚名?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疑惑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后两句“辄欲问春春不应,私於蜂蝶有何情”,诗人试图与春天对话,但春天沉默不语,这使得诗人对春天对蜂蝶的“私情”产生了好奇。最后,“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流莺的啼叫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息,即使春天似乎辜负了它们,它们依然不停地啼叫,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自古言花须说莺”,点明了花与莺在春天中的紧密联系,是春天的象征。
  • 第二句“莺花本合一时行”,进一步强调了花与莺应该同时出现,共同构成春天的景象。
  • 第三句“因何花谢莺才至”,提出了疑问,为何花谢了莺才来,这是否意味着莺花的相伴只是虚名?
  • 第四句“浪得莺花相与名”,用“浪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虚名的不满。
  • 第五句“辄欲问春春不应”,诗人试图与春天对话,但春天沉默不语,这使得诗人对春天对蜂蝶的“私情”产生了好奇。
  • 第六句“私於蜂蝶有何情”,诗人对春天对蜂蝶的“私情”产生了好奇,这里的“私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偏爱蜂蝶的疑惑。
  • 第七句“流莺不伏春辜负”,流莺的啼叫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息,即使春天似乎辜负了它们,它们依然不停地啼叫。
  • 第八句“啼了千声又万声”,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流莺的啼叫不断,象征着生命的不断追求和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流莺”比喻四处飞翔的莺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息。
  • 拟人:“问春春不应”,将春天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春天的沉默。
  • 对仗:“啼了千声又万声”,通过重复和对比,强调了流莺啼叫的频繁和坚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和莺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命不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花与莺的关系的探讨,以及对春天对蜂蝶的“私情”的疑惑,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莺花:春天的象征,花与莺的结合,代表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流莺:四处飞翔的莺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息。
  • 春天:自然的代表,诗人试图与春天对话,但春天沉默不语,这使得诗人对春天对蜂蝶的“私情”产生了好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莺花”指的是什么? A. 莺和花 B. 莺的花 C. 花的花 D. 莺的莺

  2. 诗人为什么试图问春天? A. 因为春天美丽 B. 因为春天沉默 C. 因为春天有私情 D. 因为春天辜负了莺

  3. 诗中“流莺”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顽强 B. 春天的沉默 C. 花的花 D. 莺的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邵雍的《问春吟》: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邵雍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命不息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邵雍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暮春闲居示同志 石塘路有怀院中诸公 扬州与丁山人别 三妇诗 答韦秀才寄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酗的词语有哪些 顽皮赖骨 美男破老 巾字旁的字 社会主义改造 菟裘归计 文青 疑开头的成语 抹得开 包含疾的词语有哪些 咬起牙关 同盘而食 旗尉 见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仰开头的成语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大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