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3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39:57
原文展示:
早晴至报恩山寺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白话文翻译:
山石险峻,小路崎岖,穿过松林竹丛,露水沾湿了衣裳。 远处的烟雾散开,两只鸥鸟落在水面上,阳光照耀下,一只野鸡在高高的林间飞翔。 大麦还未收割,园子里的工作晚了,小蚕还在稀疏的桑叶间躺着。 傍晚时分,烟雾笼罩,牛羊归圈,我随意地骑马在林间漫步,月光下归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早晴至报恩山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登山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和宁静的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游览报恩山寺时,清晨的景色触动了他的诗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山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宁静。诗中,“山石巉巉磴道微”一句,既表现了山路的险峻,又暗示了行走的艰难,而“拂松穿竹露沾衣”则进一步以露水沾衣的细节,增添了清晨的清新感。后两句通过对远水、高林的描绘,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结尾的“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则以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山寺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石巉巉磴道微”一句描绘了什么? A. 山路的险峻 B. 山路的平坦 C. 山路的宽阔 D. 山路的弯曲
“拂松穿竹露沾衣”中的“露沾衣”表达了什么? A. 清晨的清新 B. 清晨的寒冷 C. 清晨的热闹 D. 清晨的寂静
“烟开远水双鸥落”中的“烟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日照高林一雉飞”中的“一雉飞”描绘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自然的生机 C. 自然的挑战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