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8:01
原文展示:
苍溪山寺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 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蒨。 出船步危磴,荫密颇索转。 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 修篁挂县溜,坐觉炎暑变。 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 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 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 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 乐此暮忘归,疏钟起岩畔。 徒倚下松门,尚怪舟人唤。
白话文翻译:
正午时分,风势强劲,于是停泊在苍溪县。 层叠的山崖环绕着茂密的林木,有一座寺庙隐藏在葱翠之中。 离开船只,踏上险峻的石阶,茂密的树荫让人感到曲折难行。 攀登到金仙的居所,空旷中排列着台殿。 修长的竹子悬挂着县里的水流,坐在这里感觉炎热的暑气都变了。 老僧通晓经论,言语之间贯穿智慧。 引导我登上高阁,倚着栏杆俯瞰江面。 在这百里之内,山水尽是奇观。 谁说在旅途中,所见皆非所愿? 汀洲上白鸟聚集,城镇的青烟散去。 乐此不疲,傍晚忘记了归去,远处岩畔传来稀疏的钟声。 倚着松门下,还怪船夫的呼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苍溪山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水之美和寺庙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游历四川期间,他在旅途中停泊于苍溪县,被山寺的美景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记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苍溪山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中,“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蒨”一句,既展现了山寺的幽深,又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则进一步以空灵的笔触勾勒出寺庙的庄严。诗人在老僧的引导下登上高阁,俯瞰江面,感叹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山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苍溪山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山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之情,以及在旅途中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层崖抱林木”中的“抱”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上到金仙家”中的“金仙”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神祇 B. 佛教神祇 C. 古代帝王 D. 文人雅士
诗中“修篁挂县溜”中的“修篁”指的是什么? A. 修长的竹子 B. 修筑的篱笆 C. 修缮的桥梁 D. 修行的僧人
诗中“乐此暮忘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疲惫 C. 愉悦 D. 迷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