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1: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1:04:51
冠盖憧憧有许忙,直从虚市到球场。
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
鬓雪难勾小儿队,眼花林发少年狂。
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
忙碌的车马在街上穿行,从虚空的市场到球场。
像宝珠一样,似乎从某个古老的坟墓中得来,
而华丽的衣服,令人怀疑是来自越国的装束。
鬓发已白,难以再引得小儿们的注意,
而眼前的少年却依旧狂妄不羁。
何时游女能回归到蚕织的生活,不要学习施朱(涂抹红色)和约黄(涂抹黄色)这样浮华的装扮。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枕石,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多描写政治、人生和自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生苦难,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乱象频发,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繁华的市景和华丽的服饰,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批判和对质朴生活的渴望。
此诗通过描绘繁华的市景和年轻人的狂放,展现了一个充满对比与矛盾的社会景象。开篇的“冠盖憧憧有许忙”,生动地描绘了车马奔忙的景象,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逐渐揭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浮华,尤其是在“直从虚市到球场”中,诗人将“虚市”与“球场”相联系,暗示着现代人追求的娱乐与物质生活的本质是空洞的。
诗中提到的“宝珠似得于佗冢”,不仅强调了珍贵之物的来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仿佛在提醒人们对往昔的追溯与怀念。接下来的“卉服疑来自越裳”,则在形象上将华丽的服装与越国文化相连,暗示着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流露出对传统质朴生活的向往。
在对比中,诗人提到了“鬓雪难勾小儿队”,此句以白发象征年长者的无奈与衰老,而“眼花林发少年狂”则揭示了年轻人的无畏与放纵,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游女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向往与赞美,反对浮华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浮华与真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代繁华生活的批判,强调了对传统质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冠盖憧憧”中的“憧憧”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虚市”象征什么?
“几时游女归蚕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