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0:05
琴癖,渊明独不然。所藏聊备物,欲拊更无弦。焦尾珍无价,朱丝绝有年。曾参徽外趣,肯向谱中传。抱在王门下,弹于日影边。两生为巧累,益见此翁贤。
我对琴的热爱,独与陶渊明不同。我只拥有这些琴,想弹奏却没有琴弦。那焦尾琴虽珍贵无价,却已经有年不见弹奏。曾参在徽外的乐趣,难道愿意在谱子中传承吗?我在王门下抱琴,弹奏时光影摇曳。两世的巧合与累积,更让我见识到这位老翁的贤德。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麟,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婉约,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哲理。
此诗作于刘克庄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琴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思考。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琴抒情,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琴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诗中提到的“琴癖”,不仅是对乐器的热爱,更是对音乐精神的追求。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刘克庄选择了用琴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诗的开头便引入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对琴的热爱与陶渊明的隐逸不同,显示出诗人对自我选择的坚定。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琴的状态,虽有珍贵的焦尾琴,却因缺乏弦而无法奏响,这不仅是对乐器的感叹,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追求过程中遭遇的无奈。
“曾参徽外趣”一句,提及曾参的乐趣,暗含了对音乐传承的思考,透出对古代音乐家精神的向往。而“抱在王门下,弹于日影边”则将音乐与自然融合,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画面,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深邃,情感上真挚而细腻,表现了诗人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智慧平衡。
琴癖,渊明独不然。
所藏聊备物,欲拊更无弦。
焦尾珍无价,朱丝绝有年。
曾参徽外趣,肯向谱中传。
抱在王门下,弹于日影边。
两生为巧累,益见此翁贤。
刘克庄的琴癖与哪位诗人的态度形成对比?
诗中提到的“焦尾”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王门下弹奏琴曲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