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萍乡》

时间: 2025-05-13 17:20:15

诗句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阳市,未敢议寒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20:15

原文展示: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

白话文翻译:

听说萍乡县的每家每户都有绢机。在丰收年里,丝绸的价格很贵,大家都不敢谈论买寒衣的问题。

注释:

  • 萍乡县:位于江西省,因水草丰美而得名。
  • 绢机:用来织造绢布的机器。
  • 荒年:指歉收的年份。
  • 丝价贵:丝绸的价格高涨。
  • 寒衣:指冬季穿的衣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农村经济的真实状况,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退庵,南宋诗人,政治家,以词和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对经济的关注。

诗歌鉴赏:

《萍乡》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萍乡县的生活状况,表现出作者对乡土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时局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写出萍乡县的特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典型的乡村景象,但紧接着的“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则揭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即使有绢机,在荒年的困境下,丝绸价格高昂,农民们仍然无力购买冬衣,这种经济压力使人感到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质朴的叙述,将民众的生存压力生动地呈现出来,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生活细节让人感受到深重的忧患,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听说萍乡县的每一户人家都有绢机,说明这里的经济活动以丝绸生产为主。
    2. “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在荒年,丝绸价格高涨,人民生活困难,连冬衣都不敢谈论,体现了生活的窘迫。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示经济的富裕与贫困的反差。
    • 叠字:通过叠加的生活细节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现了农村经济的困境和农民的生活压力,传达出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

意象分析:

  • 绢机:象征着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和生活方式。
  • 荒年:象征着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寒衣:代表着人们在生活困境中对基本生存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萍乡县以什么为特产?

    • A) 織布
    • B) 绢机
    • C) 农作物
  2. 在荒年,丝绸的价格如何?

    • A) 便宜
    • B) 贵
    • C) 不变
  3. 诗中提到的“寒衣”指的是什么?

    • A) 夏衣
    • B) 冬衣
    • C) 春衣

答案

  1. B) 绢机
  2. B) 贵
  3. B) 冬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艰难与人民的苦楚,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经济状况的陈述,而杜甫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入门》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萍乡》这首诗的内涵与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发长芦江口 会胜院沃洲亭 缺月 寒草 九月见梅花 初见淮山 任适尉乌程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军动众 堆积成山 九疑 鸟字旁的字 标奇立异 一点半点 讯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歧的成语 湘罗 肉字旁的字 战果 故将 寸字旁的字 心正笔正 飞字旁的字 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