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8:26
芳痕不合萍痕似,一痕一痕圆碎。
转梦风荷,钩愁月桂,风月清凉如洗。
疏枝照地。叹当日谁主,后期谁拟?
尺幅云笺,客窗曾见断鸿字。
相逢又嗟渭水,远山眉黛怨,难写难寄。
草结清霜,灯飘白雨,怕问经秋情意。
阑干自倚。听江笛吹梅,顿成愁计。
料理吟怀,露华寒透纸。
这首诗的意境如同秋水般清澈,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思绪与感慨。诗的开头提到“芳痕”与“萍痕”,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如浮萍般轻浮,而是有些深刻又复杂。接着,诗人描绘了梦中景象,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然而又夹杂着愁苦。诗中的“疏枝照地”意象展现了秋日的清冷,令诗人不禁感叹昔日的情感与未来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涉及到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断鸿字”与“渭水”表达了对往昔相逢的不舍与怀念。最后,诗人通过“灯飘白雨”与“露华寒透纸”的意象,传达了对秋季情感的复杂感受,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冷清。
作者介绍:周燕婷,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生活的观察,展现出对人性、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丙子年初秋,是在厦门的一次聚会后创作而成,表达了对当时聚会的回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背景中有着浓厚的秋天氛围与人际交往的思索。
这首《齐天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孤独。诗中描绘的意象如“风荷”、“月桂”都承载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失落的复杂感受。通过对“芳痕”和“萍痕”的对比,诗人不仅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在思索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诗中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每一处意象都充满了诗人的思考与感受。此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梦境与情感,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整体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秋天的清冷与孤独,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往昔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芳痕”和“萍痕”分别代表什么?
A. 美好与短暂的关系
B. 两种相似的情感
C. 友情与爱情
诗中提到“转梦风荷”,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听江笛吹梅”意在传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齐天乐》诗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