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齐天乐五十首 其四十五》

时间: 2025-05-13 03:07:50

诗句

寂寥南宋诸公去,余音更曾谁嗣。

蕙性缄愁,兰馨织韵,快读金荃新制。

南州秀起。

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

婉娈风情,玉田同世席须避。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余事而已。

桂海英灵,榕门里闬,那便雕虫自喜。

丹山万里。

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

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07:50

原文展示

寂寥南宋诸公去,余音更曾谁嗣。
蕙性缄愁,兰馨织韵,快读金荃新制。
南州秀起。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
婉娈风情,玉田同世席须避。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余事而已。
桂海英灵,榕门里闬,那便雕虫自喜。
丹山万里。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
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宋时期文人的怀念与感慨,提到他们的作品已无人继承。诗人通过描绘兰蕙的特质来抒发自己的愁苦,赞美南方的秀美,羡慕湘江的笔墨才情。诗中提到的“琼楼千古妙语”,意指古代诗人的绝妙词句,虽被坡仙(李白)所谱写,但诗人认为仅此而已。最后,诗人感叹时代的变迁,强调即使有名的文章,也应为时经济而写,转瞬即逝的华天令人感慨。

注释

  • 寂寥:寂静、孤独的意思。
  • 余音:指留下的音韵或声响。
  • :蕙兰,象征高洁的品德。
  • 兰馨:指兰花的香气。
  • 金荃:一种古代的酒器,象征文化的精致。
  • 羡涤笔湘江:羡慕湘江的豪杰,涤清笔墨,寄托对才华的向往。
  • 琼楼:美丽的楼阁,象征高雅的诗词。
  • 坡仙:李白,因其才情被称为“仙人”。
  • 雕虫:细微的事物,指诗人对小事的自得。
  • 丹山:意指有名的山脉,象征文才。
  • 华天:华丽的天空,指美好的诗篇和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木埰,清代诗人,生活在南宋之后的时代,受到古代文人文化的影响,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值文人风气渐盛,诗人通过怀念南宋的文人,表达对当时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文人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方文化的秀美与文人的高洁。尤其在“蕙性缄愁,兰馨织韵”一句中,作者利用兰蕙的特质,表达了自己的愁苦与对文人气质的向往。诗人对李白的称颂,既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暗示了当下文人面临的文化困境。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示了清代诗人对南宋文化的深切理解与追思,同时也带有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琼楼千古妙语”的叹息,作者表达出自己对当下文人创作的期盼,体现出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与文化的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寥南宋诸公去:感叹南宋文人已逝,留下的只有空寂。
  • 余音更曾谁嗣:余音未能有人继承,怀念的情感更加深刻。
  • 蕙性缄愁:蕙兰的特性如同诗人的愁苦,深藏不露。
  • 兰馨织韵:用兰花的香气来编织诗韵,暗示诗人对美的追求。
  • 快读金荃新制:急于品味新作,表现出对新文化的渴望。
  • 南州秀起:赞美南方的文化与风景,展现出对南方的向往。
  • 羡涤笔湘江:羡慕湘江之畔的文人风采,展现对才华的羡慕。
  • 婉娈风情:描绘南方人文风情的婉约与秀丽。
  • 玉田同世席须避:强调当代文人需避免与历史的比较,保持自身风格。
  • 琼楼千古妙语:古代诗词的绝妙之处,强调了文学的传承。
  • 祗被坡仙按谱:李白的作品被广泛传颂,表明其影响力。
  • 余事而已:对世事的淡然,似乎一切都归于平淡。
  • 桂海英灵:桂海象征着文人的英才,追忆过往的英灵。
  • 榕门里闬:榕树代表着生机,暗示文化的延续。
  • 那便雕虫自喜:对小事的自得,反映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 丹山万里:遥望山川,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 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强调文人应关注现实,发挥其才华。
  • 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时间流逝,诗人的感慨在于华美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蕙比作诗人的性情,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添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蕙兰、琼楼等意象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文化的精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南宋文人,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现实的深思,强调了文人在时代变迁中应承担的责任,表达出对文学与文化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与内敛。
  • :代表优雅与风雅。
  • 金荃:象征着文化的精致与传承。
  • 琼楼:象征着古代诗词的绝妙。
  • 丹山:象征着文人的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坡仙”是指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2. 诗中“蕙性缄愁,兰馨织韵”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恐惧
  3. 诗人对南宋文人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轻视
    • C. 忽视

答案

  1. B. 李白
  2. B. 愁苦
  3. A. 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今天的追求,但更显豪放与壮丽。
  • 杜甫《春望》:同样怀念往事,表现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端木埰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理发二首 读秦纪七绝 春日二首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 其二 临江仙(县圃种花) 芙蓉二绝 其一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挽赵卿无垢二首 耄志十首 宿山中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塔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枉道速祸 衣字旁的字 装怯作勇 情窦初开 包含痫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钐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榆木脑袋 片理 树倒猢狲散 采字旁的字 竭泽而鱼 黄字旁的字 戟吏 寻山问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