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6:07
理发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种种一何短,青青无复垂。
可怜髡髦子,不见指冠时。
这首诗表达了对头发短小的感慨,曾经青翠的长发如今已经不再垂落。可怜那些剃了头发的人,已经看不到昔日戴着帽子和冠的场景。
此诗中的“髦子”一词,指的是剃发的人,常用于形容刚入社会的青年。诗中提到的“指冠时”,则暗示着一个人曾经的身份和地位,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声,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质朴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感怀。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通过对理发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对青春流逝和身份变化的思考。
刘克庄的《理发二首》通过对理发的描写,探讨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身份的变化。诗中“种种一何短”以感叹的语气开篇,展现了对头发短小的无奈,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流逝。用“青青无复垂”来描绘曾经的长发,传达出一种怀旧的情感,令人联想到年轻时的无忧无虑,而现在的状态则是对过往的追忆。
“可怜髡髦子”的句子则引发了对剃发者的同情,暗示着这些人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剃发,失去了某种象征身份的标志。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整首诗以理发为引子,探讨了青春、身份和时间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刘克庄的《理发二首》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社会的批判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髦子”指的是谁?
A. 中年人
B. 年轻人
C. 老年人
D. 儿童
“指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身份和地位
C. 人生经历
D. 亲情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对比,王维通过送别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而刘克庄则是通过理发这一细节展现对青春和身份的思考,两个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反映了对时间和变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