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51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 其二
盐铁论儿读否,聚敛臣子攻之。
公卿大夫民贼,贤良文学汝师。
这首诗主要在讨论盐铁政策,询问对《盐铁论》的看法。臣子们聚集在一起,攻击这些政策。公卿和大夫是民众的贼,而贤良淑德的学者则是你的老师。
刘克庄的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尤其是士大夫与民众之间的矛盾。首句提及的《盐铁论》不仅是对政策的质疑,也是对统治者施政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公卿大夫”被视为“民贼”,显示了社会对权贵的深刻不满,反映出士人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全诗虽短,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贤良士人的敬仰,诗人似乎在呼唤有德之士来引领社会走向正道。通过对盐铁政策的探讨,刘克庄也在间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但刘克庄的表达却显得尤为真切,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国家政策与士人担当展开,揭示了社会矛盾,反映出对贤良淑德之士的渴望。
《盐铁论》主要讨论什么内容?
A. 战争策略
B. 经济政策
C. 文化教育
D. 外交关系
在诗中,刘克庄如何看待公卿大夫?
A. 他们是民众的支持者
B. 他们是民众的剥削者
C. 他们是贤良的代表
D. 他们是无能的领导
诗中提到的“贤良文学”指的是什么?
A. 士人的贤德与学识
B. 文学作品的质量
C. 文化的传承
D. 诗人的个人成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