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齐天乐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3:05:49

诗句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

人生此恨难遣。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49

原文展示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
人生此恨难遣。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

白话文翻译

这江山如此无情,竟然与春天的愁苦一样满满的。
深深懊悔当初的犹豫,徘徊在陌生的道路上,却让花儿慢慢绽放。
东风无情,轻易地将一丈长的游丝吹断。
如果说是缘分的错,那匆忙之间又如何能成为春天的伴侣呢?
人生的这种怨恨难以消除。
只剩下垂柳一树,细雨稀疏,烟雾轻淡。
碧空中星辰移位,银桥上的喜鹊飞去,比天河的距离还要遥远。
想他如今憔悴的模样,仿佛两年来,鬓发也换了新样。
为了这一番思念,向那惆怅的船幔叹息。

注释

  • 江山:指国家、社会,表示对国事的忧虑。
  • 无情:形容江山冷漠无情,缺乏生机和温度。
  • 缘悭:指缘分不够,无法相聚。
  • 垂杨:指垂柳,春天的象征。
  • 碧汉:形容天空明净,星辰清晰可见。
  • 银桥:指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士铨(约1680-约1760),清代诗人,字元白,号兰亭,晚号白云山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在律诗和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诗人的个人遭遇,尤其是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山无情、春愁满怀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江山如此无情”引出主题,展现了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情感的困惑。诗中“深悔当时,踟蹰陌上”,透露出一种对过往选择的懊悔与无奈。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春天的景象,花开缓缓与东风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悲凉。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最后以“碧汉星移,银桥鹊去”结束,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有对遥远天河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描绘了国事的冷漠与春天的愁苦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2.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表现了对曾经犹豫不决的悔恨。
    3.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东风象征着外界的无情,游丝象征着脆弱的情感。
    4.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对缘分的无奈与人生的匆忙感慨。
    5. 人生此恨难遣:强调人生的遗憾。
    6.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孤独感。
    7.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远方的思念。
    8.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感慨自己与他人经历的变化。
    9.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表达对过去的思考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人生的无奈比喻,深化主题。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增加情感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采用对仗,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缘分缺失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国家和社会的冷漠。
  • 春愁:代表个人内心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垂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孤独。
  • 碧汉与银桥: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遥远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外界的无情
    • C. 生命的力量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惆怅
    • C. 希望
  3.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蒋士铨的《齐天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臣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息壤诗 范增论 减字木兰花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王文玉挽词 华清引·感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超轶 卜数只偶 亠字旁的字 别有风味 杖鼓 包含迭的成语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资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做张做致 弋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矛字旁的字 奶头 胡诌乱傍 山辉川媚 为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