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32:30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在小桥上轻轻坐着,俯视着清澈的溪水。
松树的声音与鸟儿的叫声,可以唤醒我的耳朵。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意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田园的赞美紧密相连。山水诗中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曾伯(生卒年不详),为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李曾伯闲暇时游览宜兴的庵堂时所作。在宋代,士人多习文练诗,追求隐逸生活,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这一趋势。
《题宜兴庵壁》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拂石坐小桥”,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和谐美好。接下来的“临流俯清泚”,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境,诗人低头凝视着清澈的溪水,这种与水流的亲密接触,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净化。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一句,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启迪与灵感。松树的摇曳声与鸟儿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交响乐,唤醒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醒”字,既是对耳朵的唤醒,也是对心灵的唤醒,暗示了诗人通过自然的声音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简练,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测试:
诗中“拂石”意指什么?
诗人坐在哪里?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