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7
送子倅宜春
李曾伯 〔宋代〕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送给儿子去宜春的诗,表露了父亲对儿子前途的祝福和对家庭的挂念。诗中表达了父亲对儿子能出人头地的喜悦,同时也对儿子离去的不舍。希望儿子在外能安定下来,避免因不务正业而无法自给自足。他希望儿子保持清白,远行千里也能自信从容,去到新地方继续学习,不要让家人失望。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字子遏,号君甫,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和家庭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送子倅宜春》创作于李曾伯送别儿子前往宜春的时刻,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士人多怀有对亲情、前途的复杂感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儿子的祝福,也是对家庭情感的深切表达。
《送子倅宜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诗的开头便以“爱子喜能仕”引入,表达了父亲对儿子能够出人头地的欣喜,这反映了父亲对儿子未来的期望和自豪感。接下来的“恋亲犹欲留”则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离开的不舍,体现了深厚的亲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逐渐深入。诗中的“肯堂斯室就”提及家庭的安定和生活的现实,表现出父亲对儿子务实的期望。父亲希望儿子在外能够自给自足,体现出对儿子成长独立的期待。而“持此一廉往”则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暗示在外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清白和正直是成功的关键。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亲情的深厚,也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李曾伯作为父亲的深情与智慧。诗中简单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
全诗围绕亲情、期望和现实生活展开,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未来的祝福与关心,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品德的重视。
诗中表达了对儿子什么的期待?
a) 事业成功
b) 归乡
c) 结婚
答案:a
“不稼曷禾收”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理念?
a) 需要努力工作
b) 不需要耕作
c) 享受生活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持此一廉往”是什么意思?
a) 带着财富去
b) 带着品德去
c) 带着亲情去
答案:b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李曾伯的《送子倅宜春》更侧重于亲情的表达,而王维则是一种对友情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希望。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远行者的关怀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