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渊明画像》

时间: 2025-04-26 04:41:39

诗句

无钱犹爱菊,有酒即横琴。

万石醉不了,一名閒到今。

径松存老节,门柳积秋阴。

人画归来像,谁传归去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39

原文展示:

无钱犹爱菊,有酒即横琴。
万石醉不了,一名閒到今。
径松存老节,门柳积秋阴。
人画归来像,谁传归去心。

白话文翻译:

即使没有钱我依然喜欢菊花,有酒的时候就随意弹琴。
纵使喝得再醉,也无法消磨万石的心志,至今仍是一个闲人。
小路旁的松树依旧保持着老节的风范,门前的柳树积下了秋天的阴影。
人们画下我的模样,然而谁能传达我内心的真实情感呢?

注释:

  • 无钱:没有钱。
  • :仍然,依然。
  • 爱菊:喜欢菊花,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有酒即横琴:有酒的时候就随意弹琴,表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万石:指代高洁的志向,万石为重,形容志向高远。
  • 醉不了:无法醉倒,意指心志坚定。
  • 一名閒到今:依然保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径松:指小路旁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
  • 存老节:保持着古老的节操。
  • 门柳:门前的柳树,象征着柔和与生机。
  • 积秋阴:秋天的阴影,暗指时间的流逝与沧桑。
  • 人画归来像:人们画下我的形象。
  • 谁传归去心:谁能传达我内心的真实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济,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隐逸高洁的人生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顾济身处其中,心中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渊明画像》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顾济以菊花和酒琴为引,表达了自己在物质缺乏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对高尚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他不因身世之微而消沉,反而在饮酒作乐中寻求精神的慰藉。这种洒脱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在“万石醉不了,一名閒到今”中,顾济以万石比喻其志向,尽管外界的诱惑与干扰,依然保持着心中的清明。这里不仅体现了他的自我价值观,还反映出他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描写,松树和柳树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宁静。小路旁的松树象征着不屈的节操,而门前的柳树则暗示着生活的柔情与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最后两句“人画归来像,谁传归去心”则是对自身内心的自我反思,尽管他人可以描绘出他的形象,却无法理解其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不仅表达了孤独感,也暗示了人际之间的隔阂。整首诗歌在意境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循环,既有对自我的肯定,又有对世俗的反思,极具深度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钱犹爱菊:没有金钱,但依然热爱菊花,表现出诗人不为物质所累。
  2. 有酒即横琴:有酒就随意地弹琴,展现了他洒脱的生活态度。
  3. 万石醉不了:即使醉酒,也无法消磨他那高远的志向。
  4. 一名閒到今:至今仍然保持着悠闲的生活方式。
  5. 径松存老节:小路旁的松树依旧保持着古老的节操。
  6. 门柳积秋阴:门前的柳树积下了秋天的阴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7. 人画归来像:人们画下他的形象。
  8. 谁传归去心:又有谁能理解他的内心感受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万石”用于比喻志向,形象生动。
  • 对仗:如“径松存老节,门柳积秋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菊花、松树、柳树等意象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洒脱。
  • 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柳树:象征柔情与生命的变化。
  • 秋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钱犹爱菊”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物质至上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金钱的渴望
  2. “万石醉不了”中的“万石”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远的志向
    • C. 酒的数量
  3. “谁传归去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感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酒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顾济的《渊明画像》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体现了高洁的隐逸精神,但顾济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自我的反思,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与自我陶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探讨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尾犯 如海深蓝的鸢尾丛 尾犯 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 尾犯 笋 尾犯 尾犯 尾犯 坐赵谷林西池泊花槛看新种青芦悠然动江湖之兴 尾犯 山花子 望阴山 山花子 梅开,悼两大人 山花子 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披缁削发 自报公议 支左屈右 尢字旁的字 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民淳俗厚 糠豆不瞻 又字旁的字 谱氏 七棱八瓣 疏语 BD 見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侧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