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4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诗歌描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奇特,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四面八方都是巍峨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屹立其中。那些放弃这些奇石的人实在是平庸无趣,热爱与享受的人往往会对沙土的侵蚀感到遗憾。忽然之间,有了意外的收获,经过磨光后展现出美丽的质感。诗人吟诵着这些诗句,所珍视的宝物并不逊色于和氏璧。东坡居士(苏轼)并非出于好奇,偶然得到这样的心情令人愉悦。巨大的盆子里荡漾着清澈的涟漪,雪白的浪花从中溢出。我一生中常常吟诵这首诗,遗憾的是未能亲眼见到那颗飞驰的石心。谁又能将古老的墨迹写下来呢?用剡藤染成的纸张贴在东面的墙上。似真似假,难以知晓,吟诵诗句对着画作长长叹息。
刘学箕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风多受自然景物启发,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本诗写于诗人对一块奇石的感悟与欣赏,反映了李学箕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思考。
《分题得雪浪斋石》是刘学箕对自然和人文美的深情颂扬。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和奇特的岩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头描绘了广阔的四海和巍峨的万山,以此引出奇石的存在,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
“弃而达者庸有之”,表达了那些放弃奇石的人是多么的平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美的执着与热爱。“刮垢磨光呈美质”则表现了诗人对奇石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强调了美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显现其真正的价值。
诗中提到的“东坡居士”,不仅是对苏轼的敬仰,也暗示了诗人与伟大文化传统的连接。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眼见到那飞驰的石心,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整体上体现出一份对自然和文化深沉的热爱与思考。
全诗围绕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东坡居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弃而达者庸有之”所表达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和氏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