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分题得雪浪斋石》

时间: 2025-04-26 04:49:14

诗句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4

原文展示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白话文翻译

诗歌描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奇特,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四面八方都是巍峨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屹立其中。那些放弃这些奇石的人实在是平庸无趣,热爱与享受的人往往会对沙土的侵蚀感到遗憾。忽然之间,有了意外的收获,经过磨光后展现出美丽的质感。诗人吟诵着这些诗句,所珍视的宝物并不逊色于和氏璧。东坡居士(苏轼)并非出于好奇,偶然得到这样的心情令人愉悦。巨大的盆子里荡漾着清澈的涟漪,雪白的浪花从中溢出。我一生中常常吟诵这首诗,遗憾的是未能亲眼见到那颗飞驰的石心。谁又能将古老的墨迹写下来呢?用剡藤染成的纸张贴在东面的墙上。似真似假,难以知晓,吟诵诗句对着画作长长叹息。

注释

  • 崷崒:形容山石的奇特及险峻。
  • 弃而达者:指抛弃奇特事物而追求平凡的人。
  • 和氏壁:传说中的美玉,象征珍贵的宝物。
  • 东坡居士:指苏轼,著名的宋代词人和诗人。
  • 剡藤:一种植物,常用于古代书写材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风多受自然景物启发,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对一块奇石的感悟与欣赏,反映了李学箕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分题得雪浪斋石》是刘学箕对自然和人文美的深情颂扬。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和奇特的岩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头描绘了广阔的四海和巍峨的万山,以此引出奇石的存在,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

“弃而达者庸有之”,表达了那些放弃奇石的人是多么的平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美的执着与热爱。“刮垢磨光呈美质”则表现了诗人对奇石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强调了美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显现其真正的价值。

诗中提到的“东坡居士”,不仅是对苏轼的敬仰,也暗示了诗人与伟大文化传统的连接。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眼见到那飞驰的石心,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整体上体现出一份对自然和文化深沉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海广大万山立: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强调了山的高峻与壮丽。
  • 奇怪崷崒几岩石:奇异的岩石矗立在山中,突显出自然的神奇。
  •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抛弃美好事物的人是平庸的,热爱自然的人会对沙土的侵蚀感到惋惜。
  • 忽然一旦获所遇:偶然的机缘让人与美好事物相遇。
  • 刮垢磨光呈美质:经过磨炼与打磨,展现出美的本质。
  • 骚人讽诵脱诸口:诗人吟诵的诗句流利地从口中而出。
  • 世宝不减和氏壁:所珍视的宝物与和氏璧相媲美。
  • 东坡居士岂好奇:提到苏轼,表明对其的不凡之处的敬仰。
  • 巨盆沃以清涟漪:巨大的盆子里荡漾着清澈的波纹。
  • 脉络雪浪从横施:雪白的浪花从中涌出,生动形象。
  • 平生我屡哦此诗:表达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与吟诵。
  • 恨不见石心飞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何人志古墨写迹:对于古人留下的墨迹的思考。
  • 剡藤染就贴东壁:用藤染成的纸张贴在东墙上,表现出文化的传承。
  • 似是而非不可知:对美的理解有时是模糊不清的。
  • 诵诗对画长嗟咨:在吟诵诗句时对画作发出长叹。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奇怪崷崒几岩石”比喻自然的险峻与奇特。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心良怡”赋予石心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海、万山:象征广阔的自然和无尽的可能性。
  • 奇石:代表了美好事物的独特与珍贵。
  • 和氏璧:象征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传统。
  • 清涟漪:象征纯净与和谐的自然之美。
  • 石心: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居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弃而达者庸有之”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抛弃美好的人是聪明的
    • B. 放弃美好事物的人是平庸的
    • C. 珍惜美好事物的人是傻的
    • D. 追求平凡的人是伟大的
  3. 诗中提到的“和氏壁”象征:

    • A. 珍贵的文化遗产
    • B. 普通的石头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的智慧

答案

  1. B. 苏轼
  2. B. 放弃美好事物的人是平庸的
  3. A. 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本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合一,而刘学箕则对自然奇石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路径吟 秋怀三十六首 辛酸吟 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 去事吟 代书寄友人 乐物吟 首尾吟 其二十七 首尾吟 其一一六 答李希淳屯田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鼓乐喧天 气急败丧 风向草偃 门字框的字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共济世业 向前 气字旁的字 孤弱 几神 五旗 飞鸟之景 臼字旁的字 覆是为非 包含儒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