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4
过衡州值雨人遇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行尽潇湘第几山,
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
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
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
强托清吟解病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衡州遇雨时的情景。行至潇湘的山岭,不知已经走过了多少座山,短小的车舆在崎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柳树旁的官驿距离此地有十里,竹林中的人家仅有几间房屋。宿霭笼罩着天空,微风中带着一丝寒意,春泥湿滑的路面上雨水斑斑点点。韶华岁月如流水般轻易消逝,强迫自己吟唱清雅的诗句以解忧愁的面容。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彦修,号阮亭,宋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曾伯在衡州出行遇雨时,借雨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过衡州值雨人遇赋》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色与人文思考的诗。诗的开端,通过对潇湘山水的描写,表现出诗人行旅的艰辛。短舆的轧轧声不仅传达了行路的不易,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坎坷。接着,柳边的官驿与竹里的人家,描绘出一个安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艰难的行旅中,依然存在着宁静与美好。
在描写天气时,诗人用“宿霭弄阴风料峭”展现了雨天的寒意与湿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进一步反衬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试图以清吟来解忧,却难掩心中的病态与愁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之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是对自然与人生相互交织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舆”指的是什么?
“韶华衮衮成虚掷”中的“韶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