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6
夜合花
作者: 童观观 〔清代〕
花锁风低,柳梳月晓,银钩稳控晶帘。
眉峰未画,侍儿初整香奁。
妆掠罢,性多嫌。对菱花几度偷瞻。
罗衣欲换,熏笼频启,兰麝仍添。
杏梁双燕呢喃,生妒双飞双舞,把泥频衔。
擎妆独坐,小窗针线慵拈。
愁漠漠,闷恹恹。取金刀细劈黄柑。
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
夜晚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柳枝梳理着晨月,银钩轻稳地拉住晶莹的帘子。
眉毛未曾画好,侍女初次整理香盒。
妆容刚刚完成,却总觉得不够满意,偷偷瞥向镜中的菱花几次。
想换上新衣,熏香的笼子频频开启,兰花和麝香的香气依然弥漫。
杏树枝头的双燕呢喃,嫉妒那双双飞舞的燕子,不停地衔泥。
我独自坐着,懒于在小窗前拿针线。
心中愁苦,情绪低沉,拿起金刀细细切开黄柑。
心中的酸楚如同妾侍,难以忍受,更加点缀上吴盐。
童观观,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存诗较少。其作品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夜合花》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得到重视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夜合花》是一首具有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晨曦中打扮的场景,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开篇以“花锁风低,柳梳月晓”引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女子心中隐约的愁绪。随着描写的深入,女子对自己妆容的不满以及对镜中美丽的期待,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杏梁双燕呢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同时“生妒双飞双舞”则体现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嫉妒。尤其是“愁漠漠,闷恹恹”,表现了她的情绪低落。最后的“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她的无奈与心酸,仿佛在诉说一段无法言说的苦涩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女子的愁苦,也能体会到春日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内心挣扎与生活琐事,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自身不足的无奈,表现了清代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复杂情感。
“花锁风低”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
C. 孤独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双燕”代表什么?
A. 自由
B. 妒忌
C. 失落
D. 悲剧
诗中“心酸似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苦楚
C. 自信
D.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