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4:28
夜合花
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 俞樾 〔清代〕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
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疏又密,整还斜。
是优昙结就天葩。
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
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
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珠错落,玉了叉。
看灯前细掣金蛇。
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点燃的橄榄核在蜡烛上闪烁着光芒,宛如兰花盛开,令人赏心悦目。
小巧的银灯,轻轻摇动着翠绿色的衣袖,竟然在瞬间绽放出花朵。
冰冷的心灵被温暖渗透,枝头绽放出仙气十足的嫩芽。
花朵稀疏又密集,姿态或整齐或斜倚。
这正是优昙花结出的天上花朵。
既不是梅花的花萼,也不是莲花的花瓣,随意自在。
回想起来,这种芬芳的味道实在值得夸赞。
舌尖上余留的甘甜,正是新茶的雅致。
细小的核仁仍可供孩子们嬉戏喧闹。
珠子错落,玉器交叉。
在灯前细细摆弄着金色的蛇影。
浮生如梦,世间情感如阳光般炽烈,坐在这里惜惜年华。
俞樾(1821-1898),字秋水,号石门,晚号敬亭,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评论家。他是清中期的散文家和古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自然,作品多涉及山水风光、人生哲理等主题。
“夜合花”一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时期。作者在诗中描绘了烛光下的优美景象,通过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享受。
这首诗以“夜合花”为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烛光下花朵绽放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便用轻盈的笔触描绘出小剔银灯和翠袖的优雅,瞬间便引出花朵的盛开,形成强烈的对比。紧接着,诗人以“冰心暖透”描绘出一种温暖的感觉,暗示着内心的柔软与美好。
诗中的“优昙”一词,令人联想到稀有而美丽的花卉,象征着美好与珍贵。而“不成梅萼,不成莲瓣”则表现出一种随性与自然的态度,强调了花的独特与个性。通过“舌本馀甘领略”进一步引申出对美好事物的品味与欣赏。
全诗不仅仅是对花的赞美,更融入了对人生短暂的哲思,最后两句“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更是将个人的感受升华到对生命的思考,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之情。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
细小的银灯,轻轻摇动的翠袖,竟在瞬间绽放出花朵。
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冰冷的心灵被温暖渗透,枝头绽放出仙气十足的嫩芽。
疏又密,整还斜。
花朵稀疏又密集,姿态或整齐或斜倚。
是优昙结就天葩。
这正是优昙花结出的天上花朵。
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既不是梅花的花萼,也不是莲花的花瓣,随意自在。
回思俊味堪夸。
回想起来,这种芬芳的味道实在值得夸赞。
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
舌尖上余留的甘甜,正是新茶的雅致。
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细小的核仁仍可供孩子们嬉戏喧闹。
珠错落,玉了叉。
珠子错落,玉器交叉。
看灯前细掣金蛇。
在灯前细细摆弄着金色的蛇影。
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浮生如梦,世间情感如阳光般炽烈,坐在这里惜惜年华。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合花的绽放,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花开花落,正如人生的短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小剔银灯”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灯具
C. 一种茶
诗中的“优昙”象征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美好与珍贵
C. 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夜合花》与王维的《鹿柴》
以上是《夜合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