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3
夜合花 为丁子硁催妆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人柳腰眠,圣檀额注,犊车催下屏风。
胜常道罢,腮边春晕微红。
呼燕燕,唤虫虫。桂堂西小著轻容。
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
莺声夜半玲珑。多少帐前细咳,尔汝欢浓。
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
兰缸细,鸭垆浓。卸花簪早傍薰笼。
羡他大妇,偏怜敬礼,代掩珠栊。
在夜色中,轻柔的柳腰安睡,额头上点缀着圣檀般的光辉,犊车急促地催下了屏风。
春意盎然,腮边泛起微微的红晕。
呼唤小燕子,唤来虫鸣,桂堂西边轻巧的身影浮现。
我问她的姓氏,父亲名叫郑季,母亲称为樊通。
夜半时分,莺声悦耳动听;帐前的细咳声中,彼此情意绵绵。
今夜寒冷,劝你暂且放下文籍,不要再攻读了。
兰缸散发着细腻的香气,鸭垆的气息浓郁。
卸下花簪,早早靠近薰笼。
羡慕别人家的贤妻良母,偏偏我却怜惜那份敬礼,代她掩盖珠帘。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子硁,号金石,江苏常熟人。清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场景。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夜合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文人对生活的关注与描绘愈加细腻。这首词描写了夜晚温馨的情景,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细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夜合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温暖的夜晚图景,展现出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通过“人柳腰眠”与“圣檀额注”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娇美,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诗中多次使用“呼”“唤”等动作,流露出一种轻快的情感,仿佛在呼唤温暖与亲密。
作者在描写环境时,巧妙地运用“桂堂西小著轻容”这样的意象,将一个闲适、优雅的夜晚呈现在读者眼前。接着,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询问女子的姓名,增强了亲密感与互动性。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透着一丝温柔与淡淡的忧愁。尤其是“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一句,既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思。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珍惜,令人感受到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与生活哲思。
整首诗以夜晚的温馨场景为背景,展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深厚感情,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富有情感的氛围,揭示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人柳腰眠”描绘的是( )
诗中的“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表达了( )
诗中提到的“兰缸细,鸭垆浓”主要表现了( )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