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6:04
夜合花二绝 其二
作者: 李东阳
袂掩芳尘欲避春,
羞将月夕换风晨。
向来花品看应熟,
不待开时已可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开的情愫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轻轻掩面,希望避开春天的芳尘;她感到害羞,不愿意将满月的夜晚与晨风交换。诗人认为花的品格早已成熟,不必等到花开时才能被人欣赏。
作者介绍:李东阳(1493-1570),字梦阮,号倦庵,明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繁华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和花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李东阳的《夜合花二绝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柔情的诗作。诗的开头“袂掩芳尘欲避春”,通过女子掩面的动作,传达出对春天美好而又繁复的情感。这里的“芳尘”不仅指代春天的花香与尘埃,更隐含了对春日喧闹生活的逃避,显得既娇羞又矜持。
接下来的“羞将月夕换风晨”,则表现出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不愿意把美好的夜晚与清晨交换,似乎在珍惜这种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整句诗体现了女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向来花品看应熟”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花的理解与欣赏,认为花的美丽不必等到开放时刻才能被人欣赏。诗人通过“可人”二字,强调了花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品质,超越了表面的繁华。
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李东阳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袂掩芳尘欲避春”中的“袂”指的是:
A. 衣袖
B. 手
C. 脸
D. 头
诗中“羞将月夕换风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嫉妒
C. 珍惜
D. 忧伤
“向来花品看应熟”中的“花品”指的是:
A. 花的颜色
B. 花的形状
C. 花的品质
D. 花的数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