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41
夜来能暗认。乞巧谁能信。琢成双眼锋芒迅。漫将丝线引。漫将丝线引。欲吞如刺,啼痕隐隐。敢辜负粉郎私赠。临行曾记郎衣准。归来还自忖。归来还自忖。
夜里我能在黑暗中辨认出他,乞求巧妙的技艺又有谁能相信呢?雕琢出来的双眼如同锋利的光芒迅速闪现。随意地牵引着丝线,想要吞噬那如刺般的痛苦,啼哭的痕迹隐约可见。我怎敢辜负那位白衣郎君的私下赠予?临行时我曾记得他的衣服样式,归来后又自我反省。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董元恺的诗作往往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东坡引 其三 琢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反映了时代的复杂性。
《东坡引 其三 琢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与思念的深刻理解。诗中“夜来能暗认”一句,开篇即点出在黑暗中仍能辨识心上人的深情,暗示了爱情的坚定与执着。接下来的“乞巧谁能信”则表现出对情感的自我质疑,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技艺与情感的渴求。
诗中“琢成双眼锋芒迅”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爱人的眼神比作锋利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表现出强烈的吸引力和情感的浓烈。而“漫将丝线引”则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牵引和缠绕,突显了内心的纠结与复杂。
后半部分“敢辜负粉郎私赠”表达了对爱的珍视与不舍,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珍重与自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爱恋的美好与苦涩,使得读者在诗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思考,展现了人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心理和情感的深度。
诗中提到“琢成双眼锋芒迅”是比喻什么?
“归来还自忖”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