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时间: 2025-04-26 21:15:42

诗句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5:42

原文展示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后面宁静的秋日景象。远处的天竺山横亘,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孤山背后停着小船,静静地观望风景。树林里小路在秋日显得格外安静,水面上映照着渔家傍晚的寒意。轻轻的烟云刚开始飘荡,摇曳的芦苇显得有些枯萎。田间偶尔传来几声锄头落地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在书写着晴空中的字迹。

注释

  • 天竺:指天竺山,位于西湖周边,以其秀丽的风景著称。
  • 孤山:指孤山寺,位于西湖上的一座小山,景色优美。
  • 林藏野路:形容树林和野外小路隐蔽安静。
  • 水映渔家:水面反射着渔民的家,表达了生活气息。
  • 拂拂烟云:轻柔的烟雾和云彩,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 舂锄:指的是农作物的耕作,声响打破了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季常,号逸少,宋代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特别是对孤独和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寺期间,反映了他在远离喧嚣的环境中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是一首描绘秋日宁静之美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西湖秋景。开篇以“天竺横分景色宽”引入,展现了远处山川的辽阔,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紧接着,孤山背后的小船成为诗人观察自然的视角,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林藏野路秋偏静”一句,展现了秋日的静谧和深邃,仿佛连野路上的声音都被这秋意所掩盖。诗人通过“水映渔家晚自寒”描绘出晚秋的寒意,渔家生活的点滴融入自然之中,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

后两联则通过“拂拂烟云初淡荡”和“萧萧芦苇半衰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描绘了云烟轻飘和芦苇枯萎的景象,给人以淡淡的忧伤。最后“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一句,意外地打破了宁静的场景,突显出生活的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竺横分景色宽:远处的天竺山横亘,开阔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广阔的视觉感受。
  2. 孤山背后泊船看:在孤山后面,停着一只小船,诗人坐在船上眺望,形成一种亲近自然的场景。
  3. 林藏野路秋偏静:树林隐蔽,野外小路在秋季显得格外宁静,增强了环境的寂静感。
  4. 水映渔家晚自寒:水面映照着渔家,傍晚的寒意透出一种生活的氛围。
  5. 拂拂烟云初淡荡:轻柔的烟云开始在空中飘荡,渲染了秋天的气息。
  6. 萧萧芦苇半衰残:芦苇在秋风中摇曳,表现出生命的衰败,增添了一丝忧伤。
  7. 舂锄数点谁惊起:田间偶尔传来锄头落地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8. 书破晴云粉字乾:这声音仿佛在书写着晴空中的文字,暗示着生活的继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映渔家”比喻渔家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融。
  • 拟人:如“拂拂烟云初淡荡”,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萧萧芦苇半衰残”,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宁静的热爱,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淡淡的忧伤,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竺:象征着远方的希望与宽广的视野。
  • 孤山:代表孤独与宁静,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烟云:象征流动的时间与变化的自然。
  • 芦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秋天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山背后泊船看”中的“泊”字是什么意思?

    • A. 停靠
    • B. 游玩
    • C. 游泳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秋天的宁静?

    • A. 通过描绘景物
    • B. 通过叙述故事
    • C. 通过抒情
  3. “舂锄数点谁惊起”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 A. 农田的忙碌
    • B. 自然的宁静被打破
    • C. 渔民的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思考。
  • 《山中问答》:王维的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人情的忧愁。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景色的宁静,但在意象上更为简练,情感上更为深远。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逋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木犀 妙峰亭晚望 觅句 鹭鸶林 陆放翁画像 六亭宴雪 六亭为邵阳登临之胜识其名於千岩之诗稔矣乃 六亭 林园 醴陵道上饱别故人被困坐竹舆因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温香 乘轻驱肥 车字旁的字 单车之使 跌脚绊手 包含巷的成语 勖勉有加 众口一辞 清廉正直 亠字旁的字 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怠马烦 穷追猛打 廾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包含炽的词语有哪些 寻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