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昱师赴请姑苏》

时间: 2025-05-11 19:23:08

诗句

同功阖闾人,衣囊覆氎巾。

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

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

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3:08

送昱师赴请姑苏

作者: 林逋 〔宋代〕


原文展示:

同功阖闾人,衣囊覆氎巾。
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
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
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昱师前往姑苏的送别之情。作者提到与昱师同为阖闾之人,身穿衣服,包裹着氎巾。如今春天的太湖融雪,红霞映照在赤岩之上。远处的钟声传来,香气也渐渐飘来。希望你能在宝地上如意安康,常常受到花雨的滋润。


注释:

  • 同功: 同样的学问或技艺。
  • 阖闾: 古代地名,阖闾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
  • 氎巾: 一种用丝织成的头巾。
  • 新烟: 指春天的烟雾,景色迷人。
  • 赤岩: 指一种红色的岩石,可能是特指某个山水景观。
  • 融雪: 春天雪融化的景象。
  • 太湖: 中国著名的湖泊,风景优美。
  • 钟远: 指远处的钟声。
  • 香迟: 指香味缓缓飘来。
  • 举如意: 希望一切顺利如意。
  • 宝地雨花: 指美好的地方常有花雨,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称“林君”,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作品清新典雅,情感真挚。林逋的诗风以清丽脱俗、情景交融为特点,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林逋送昱师赴姑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姑苏是当时的重要文化中心,许多文人雅士聚集于此,诗人以此为契机,借送别之际抒发情感,展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送昱师赴请姑苏》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将送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提到“同功阖闾人”,直接表明了与昱师的关系,显示出同道中人的亲近。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隐喻着昱师未来的美好前景。

“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则通过听觉与嗅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最后两句“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更是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姑苏这个宝地上能够如愿以偿,幸福安康。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林逋深厚的情感和出色的艺术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功阖闾人: 表示与昱师同为学问相同之人,表明亲密的关系。
  2. 衣囊覆氎巾: 描述了昱师的衣着,体现出一种儒雅的风范。
  3. 新烟赤岩暝: 通过新烟和赤岩描绘出春天的黄昏景色,增添了诗的意境。
  4. 融雪太湖春: 融雪象征春天的来临,太湖则是美丽的背景,寓意着新的开始。
  5. 钟远移斋候: 远处的钟声传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似乎在等待着友人。
  6. 香迟上定身: 香气缓缓飘来,暗示着友人的归来和生活的美好。
  7. 当知举如意: 祝愿昱师一切顺利。
  8. 宝地雨花频: 表示在美好的地方,花雨常常降临,象征着吉祥与幸福。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有许多对仗的词句,如“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 自然景象的描写,如“融雪”、“钟远”,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意境。
  • 比喻: “宝地雨花频”比喻美好的生活,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的降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昱师的祝福与关心,同时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 同功: 代表着友谊和共同的追求。
  • 赤岩: 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 融雪: 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 太湖: 象征着广阔与美好。
  • 钟声: 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香气: 代表着美好的期待与祝愿。
  • 雨花: 象征着祝福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阖闾”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个国家
    • B. 一个城市
    • C. 一个山脉
    • D. 一条河流
  2. 诗中“新烟赤岩暝”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夏天的烈日
    • B. 秋天的落叶
    • C. 春天的黄昏
    • D. 冬天的雪夜
  3. “当知举如意”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

    • A. 希望朋友成功
    • B. 希望朋友平安
    • C. 希望朋友快乐
    • D. 希望朋友富有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送别》: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以“长亭外,古道边”开头,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林逋的《送昱师赴请姑苏》相比,王之涣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而林逋则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希望。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林逋诗文集》

相关查询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西郊 哭韦大夫之晋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 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暮春 发同谷县 与严二郎奉礼别 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槁的词语有哪些 偷春体 鹊尾 绝尘拔俗 黍字旁的字 囊箧 尾音 乚字旁的字 移风平俗 示字旁的字 残编裂简 貝字旁的字 包含跌的成语 青红皁白 瓜字旁的字 阒若无人 包含步的词语有哪些 衡情酌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