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2:30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水与高崖有底冤,相逢不得镇相喧。
若教渔父头无笠,只著蘘衣便是猿。
水与高崖之间本有深仇,然而相遇却无法静谧地相处。如果渔夫的头上没有斗笠,仅穿着蘘衣,那他就像是猿猴一样。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其语言清新、意境自然而著称。杨万里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内容涵盖山水、田园、咏物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杨万里游历锺家村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水与山崖的对立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及内心感受,反映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水与高崖的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与和谐。首句提到水与高崖的“冤”,暗示着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立与冲突。水流的奔涌与高崖的巍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对抗与融合。第二句“相逢不得镇相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立,强调了两者相遇时的无法宁静,暗示着生活中的纷扰与不安。
在后两句中,通过渔夫的形象,将自然与人的关系再次引入。渔夫若无斗笠,仅穿蘘衣,似乎在暗示一种无所依靠的状态,同时又通过“猿”的比喻,表现出一种野性与不羁。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也引发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界的对立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在自然中所处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反思和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与高崖的关系被形容为:
A. 和谐
B. 冤屈
C. 宁静
D. 喧闹
渔父的形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适应自然
C. 忍耐
D. 野性
诗中的“猿”用来比喻:
A. 渔父的生活
B. 自然的残酷
C. 自由与无拘束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题锺家村石崖二首》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各有千秋,前者注重对立,后者则体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