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4:49
《烛影摇红 帘》 作者: 杨基 〔明代〕
花影重重,乱纹匝地无人卷。
有谁惆怅立黄昏,疏映宫妆浅。
只有杨花得见。解匆匆寻芳觅便。
多情长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
曾记扬州,红楼十里东风软。
腰肢半露玉娉婷,犹恨蓬山远。
闲闷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
且教高揭,放数点春,一双新燕。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花影重重,地上乱纹交错,却无人来卷起。谁在黄昏时分惆怅地站着,微弱的光线映照着她的妆容?只有杨花能够看到这一切。我匆忙寻觅芳香,心中对美好的向往依然存在,暮雨中回廊,夜晚庭院的香气依旧弥漫。我曾经记得扬州,那里红楼十里,东风柔软。她的腰肢半露,宛如美玉般的娉婷,心中却仍然怨恨蓬山的遥远。如今我感到无聊,该如何排遣?看那草色青青,像是剪裁的一般。让我高高举起,放飞几只春天的新燕。
杨基,明代诗人,字宗贤,号青松,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清新。
《烛影摇红 帘》创作于杨基生活的明代,正值社会繁华与文人文化复兴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惆怅,表达了他在繁华背后的孤独感。
这首诗以黄昏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的“花影重重”,即刻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迷离的氛围,而“无人卷”则暗示了一种孤独的状态,接着“有谁惆怅立黄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呈现,更是内心情感的反映,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无常的认识。
诗的后半部分回忆了扬州的繁华,描写了美人儿的曼妙身姿,更是增添了情感的厚度。“犹恨蓬山远”一句,表达了思念与无奈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无奈。结尾的“看草色青青似剪”则进一步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美好与流逝的速度,暗示了希望与新生的存在。
整首诗表达了在黄昏时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对失去的惆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
诗中“花影重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犹恨蓬山远”中的“蓬山”指代什么?
诗中的“草色青青似剪”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