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3:10
作者: 杨基 〔明代〕
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勣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远处的山峦像蛾子的眉毛一样轻柔,紫色的菱角覆盖在碧绿的涟漪上。
小孩用木兰枝做桨,正在溪水中采摘菱角,准备归家。
溪边的风摇动着白芷,花儿在风中摇曳起舞。
我怀疑是越国的士兵来了,旌旗映照在秋水之上。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但他的诗歌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越来溪》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越来溪》以清新的自然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诗中通过“远岫如蛾眉”的柔美意象,展现了山的优雅,接着用“紫菱盖绿漪”描绘了水面上菱角的生动景象,整个画面如同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小孩的身影则为这幅画增添了生动气息,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战争的担忧,特别是“疑是越兵来”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的宁静与后半部分的紧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乱的不安。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格调上显得更加深刻,具有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同时表达了对战争和动荡的深深忧虑。
诗词测试:
“远岫如蛾眉”中的“蛾眉”指的是:
A. 眉毛的形状
B. 蛾子的种类
C. 自然景象
D. 诗人的情感
“小娃木兰桨”的“木兰”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树木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武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越来溪》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自然的宁静之美,但《越来溪》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描绘及对战争的忧虑,而《鹿柴》则更侧重于隐逸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