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三首》

时间: 2025-04-26 14:17:56

诗句

沙鹭汀鸥尽日闲,水边风起万荷翻。

客来莫厌重楼望,树杪阑干直对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7:56

原文展示:

沙鹭汀鸥尽日闲,水边风起万荷翻。 客来莫厌重楼望,树杪阑干直对山。

白话文翻译:

沙洲上的鹭鸟和汀洲上的鸥鸟整日悠闲自在,水边风起时,无数荷花随风翻动。 客人来了不要厌烦从高楼上远望,树梢上的栏杆正对着远处的山峦。

注释:

  • 沙鹭:沙洲上的鹭鸟。
  • 汀鸥:水边的小岛上的鸥鸟。
  • 尽日闲:整日悠闲自在。
  • 万荷翻:无数荷花随风翻动。
  • 重楼:高楼。
  • 树杪:树梢。
  • 阑干: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鹭鸟、鸥鸟、荷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诗中“客来莫厌重楼望”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共赏美景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西湖边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首句“沙鹭汀鸥尽日闲”,通过鹭鸟和鸥鸟的悠闲形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次句“水边风起万荷翻”,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荷花随风翻动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客来莫厌重楼望,树杪阑干直对山”,则通过邀请友人共赏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鹭汀鸥尽日闲:描绘沙洲上的鹭鸟和汀洲上的鸥鸟整日悠闲自在,通过动物的悠闲状态,传达出环境的宁静和谐。
  2. 水边风起万荷翻:描绘水边风起时,无数荷花随风翻动的景象,通过动态的笔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3. 客来莫厌重楼望:邀请客人不要厌烦从高楼上远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共赏美景的期待。
  4. 树杪阑干直对山:描绘树梢上的栏杆正对着远处的山峦,通过远景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鹭鸟和鸥鸟的“尽日闲”,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 对仗:诗中“沙鹭汀鸥”与“水边风起”,“重楼望”与“树杪阑干”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通过描绘西湖边的宁静景色,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共赏美景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鹭:象征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
  • 汀鸥: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万荷翻:象征自然界的动态美。
  • 重楼望:象征远眺美景的期待。
  • 树杪阑干:象征远景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鹭汀鸥尽日闲”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沙洲上的鹭鸟和汀洲上的鸥鸟整日悠闲自在。 B. 水边的风起时,无数荷花随风翻动。 C. 客人从高楼上远望。 D. 树梢上的栏杆正对着远处的山峦。

  2. 诗中“水边风起万荷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客来莫厌重楼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友人共赏美景的期待。 C. 对远景的层次感的热爱。 D. 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西湖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杨万里《小池》:通过小池边的景物,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耒《西湖三首》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宁静和谐的氛围,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动态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点绛唇 闺思 点绛唇 其三 点绛唇 点绛唇•闺思 点绛唇 题画雁来红、葵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三 采莲曲 点绛唇 点绛唇 闺中即事 点绛唇·古屋衰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古香古色 斤字旁的字 麦粒 牛字旁的字 谈话 大辩不言 蚁穴自封 公冶非罪 海沸波翻 四点底的字 包含冈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鄙诞 麦字旁的字 防萌杜渐 秋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