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1: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40:45
原文展示:
休日不出闻西池游人之盛 张耒 〔宋代〕
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 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 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 都人解与残春竞,半在西池听管弦。
白话文翻译:
连续三天的春风吹起了满天的尘土,沟渠里的泥水让人忧愁地弄脏了破旧的马鞍垫。 我清扫门前却静悄悄地没有客人来访,我隐居在家中学习坐禅。 细雨轻轻地拂去尘埃,偶尔滴落几滴,夜晚的月亮悄悄地窥视着,独自美丽。 都市的人们懂得与残余的春光竞争,一半的人在西池边听着管弦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休息日不出门,听到西池边游人众多的情景。通过对比自己的孤独隐居和外界的热闹,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热闹。首联以春风尘土和沟泥污物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奈。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扫门静闭”和“隐几深居”等词句,表达了作者的隐逸生活和对坐禅的追求,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尾联则以外界的繁华热闹作为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