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9
送杨府李功曹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
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
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李功曹之间的深厚友情。我们曾经结下了良好的友谊,彼此都希望能在仕途上光辉显赫。然而,谁能知道人事的难处呢?我们之间的官场关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如今我们要分别,走在不同的道路上,穿过林木,最终归向大海的征帆。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思念,尤其是我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故乡,更让我感到离别的痛楚。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特征,尤其是对友情和官场关系的复杂思考。诗中的“宦情非”暗示了当时士人对于官场冷漠和复杂人际关系的感慨。李功曹可能是作者的同窗好友,二人曾有过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送杨府李功曹》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惆怅。诗的前两句“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直接表达了对李功曹的肯定与期待,表明了两人曾共同追求理想的美好回忆。然而,随后的“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则透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张九龄在这里展现了士人对于“宦情”的深刻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后两句“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则以自然景象描绘了别离的情景,表达出离别的苦涩与对未来的无尽思绪。尤其是“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不仅强调了对友情的珍惜,更道出了因故乡的不同而产生的情感隔阂,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化了主题,传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离别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功曹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官场纷扰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递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人生的复杂与友情的珍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答案:B
“别路穿林尽”中“林”指代什么?
A. 自然环境
B. 迷茫与艰难
C. 官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两乡”是指什么?
A. 朋友的家乡
B. 自己的故乡
C. 两个不同的地方
答案:C
张九龄《送杨府李功曹》 vs. 王维《送别》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之情,但张九龄更多地体现了对官场关系的复杂与无奈,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通过山水意象传达离别的痛楚,风格上相对更为优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