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8:18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我曾听说薛公因故而泪流满面,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雍门弹琴的缘故。
过去的遗迹被驱逐,悲伤的情感在我心中显现。
在府中闲暇时,我因缘故被邀请到江边。
人事已成往事,只有那风流韵事依然留存至今。
我闲情逸致,常常感叹,趁着清景登高望远。
甘棠树已不再,唯有蔓草茂盛而深重。
晴光照远,眼界开阔,精神顿时舒畅。
水流向沧海,春来时碧林更换新妆。
我赋诗吊湘浦,碑文让我想起汉川的沉寂。
曾经陪伴游玩的时候,如今只是徒然吟唱梁父之歌。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景山,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诗风清新、沉稳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王司马入山游玩之际,张九龄陪同,借此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反映了文人之间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是一首充满哀愁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昔日游玩的回忆,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在古代文人眼中,游山玩水不仅是享受自然的过程,更是与友人交流情感、抒发志向的机会。
诗的开头引入了薛公的泪水,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随后的句子则描绘了自然与人事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甘棠树和蔓草,隐喻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尽管自然景色依旧美丽,但人事已成古,无法再回到从前的欢愉。结尾提及的湘浦和汉川,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个人情感的寄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全诗通过对往昔游玩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薛公泪是因为什么?
A. 雍门琴
B. 友人的离去
C. 自然景色
D. 忧国忧民
甘棠与蔓草的对比象征了什么?
A. 友情的深厚
B. 美好的过去和现实的悲凉
C. 友谊的长久
D. 自然的变迁
“水去朝沧海”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人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