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0:11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的明月,清澈而明亮,照耀着万里江河。作者思念的人,如同在梦中相见,彼此在庭院中遥望。月光洒在青苔上,露水晶莹剔透,黄叶在微风中萧瑟飘落。含情的心意却无法表达,只能让桂花默默凋零。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桂华”一词常与中秋、思念有关,代表着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张九龄(678-740),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词清新、风格婉约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秋夕望月》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力强盛,社会安定。诗人或许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面对明月,思念远方的友人或亲人,因而写下这首诗。
《秋夕望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通过对江城月的描绘,张九龄将明月与思念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清丽的秋夜画卷。开头两句“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描绘了明月的清澈与广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明月也连接着彼此的心灵。
紧接着,诗人通过“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情感。思念的人在梦中相遇,显得既清晰又模糊,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青苔与露水的清新,和黄叶随风飘零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却无法言说的无奈。这种无言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遗憾,仿佛桂花也因思念而凋零,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失去与对故人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明月、青苔、黄叶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秋夜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描写明月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诗中“流光万里同”指的是什么?
“含情不得语”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