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时间: 2025-07-12 03:07:36

诗句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07:36

原文展示: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傍晚,诗人登楼远眺南江入始兴的情景。雨水退去,沙滩显露出来,霜降使天空显得晶莹剔透。我伏在栏杆上远眺,看到江途遥远,心中感慨万千。思绪飞扬,江山之外,烟云缭绕,望尽天涯。滔滔江水令人难以分辨,生活的忙碌又能成就什么呢?我已白发苍苍,谁又能说我曾风华正茂?马在马厩中蹭不自在,笼中的鸟儿思念远方的旅程。岁月渐渐向深秋,日复一日,营帐空荡荡。物生在世,得其本性最为珍贵,而身心却因名利而疲累。回顾自己的境遇,方才意识到如今的状态,追忆往昔何时能得平静?

注释:

  • :指雨水退去后的水洼。
  • 沙衍:沙滩。
  • 霜降:指秋季霜降,天气转寒。
  • 津途:水路。
  • 滔滔:形容水势汹涌。
  • 役役:忙碌,劳累。
  • :形容声音或风的急促。
  • 枥马:马厩里的马。
  • 蹇跼:形容马的受困或不安。
  • 岁阴:指岁末或秋冬交替。
  • 屏营:形容空荡荡的营帐。
  • 贵得性:强调性情的珍贵。
  • 内顾:内心反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江山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这种主题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风清新婉丽,题材广泛,尤以边塞、山水诗见长。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晚秋时节,作者在登楼远眺之际,感受到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情感,结合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感慨。开头两句“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以清晰的画面引导读者进入秋天的氛围,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变化。接着,诗人“伏槛一长眺”,视野广阔,情感深邃,显现出对远方的向往与思索。诗中的“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在中段,诗人感慨“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显示出对生活忙碌的反思,质疑名利的意义。最后几句,诗人自省“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表达了对人生轨迹的思考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潦收沙衍出:描绘雨后沙滩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感。
  • 霜降天宇晶:霜降使天空清澈如晶,营造出秋天的冷清。
  • 伏槛一长眺:诗人伏在栏杆上远望,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 津途多远情:江水延绵,带来无限的遐思。
  • 思来江山外:思绪飘向江山之外,暗示对历史的追忆。
  • 望尽烟云生:远望烟云,象征着朦胧的未来与不可知的命运。
  • 滔滔不自辨:江水滔滔,生活琐事繁多,难以分清。
  • 役役且何成:不断忙碌却又不知所成,表达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喻人生的纷繁复杂。
  • 对仗:如“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依恋,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雨后清新与生命的恢复。
  • :代表秋季的冷清与生命的无常。
  • 江山:象征历史与未来的广阔。
  • 烟云:代表梦想与希望的飘渺。
  • :象征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潦收沙衍出”中的“潦”指什么? A. 霜
    B. 雨水
    C. 沙滩

  2. 诗中“滔滔不自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无奈
    C. 快乐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
    B. 疏远
    C.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虽然不同,前者更注重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与哲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商山修路僧院 大庾驿有怀 次青云驿 旅泊 寄进士贾希 高溪有怀 汉东道中 石城 出塞 隐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猪加 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抛头露脸 垦租 毫无疑义 时俊 釆字旁的字 郝隆晒书 捐免 忿忿不平 疋字旁的字 难解难分 四字头的字 买私 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