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01:10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
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
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
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
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
悠悠天地间,委顺无不乐。
良辰不可遇,心赏更蹉跎。
终日块然坐,有时劳者歌。
庭前揽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
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1:10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
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
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
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
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
悠悠天地间,委顺无不乐。
良辰不可遇,心赏更蹉跎。
终日块然坐,有时劳者歌。
庭前揽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
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孤桐树为何孤独,百尺高的树旁没有枝叶。
稀疏的阴影无法自覆,修长的树干又该如何安放?
高耸的山岗地势迥异,弱小的植物屡遭风吹。
普通的鸟儿已经开始鸣叫,凤凰又怎能得知呢?
藤萝总有依托,风霜也无法使其凋零。
兰花与蕙草的酷烈,甘草与藿香的温柔。
命运虽为主宰,寒暑自会回薄。
在这浩渺天地间,顺应自然无不乐。
良辰美景难以相遇,心中赏悦却常常错过。
整日坐着发呆,有时听到劳动者的歌声。
庭前采摘芬芳的蕙草,江上漂浮微微的波纹。
路途遥远无法抵达,忧愁的情绪空自增多。
湘水边吊念灵妃,斑竹传递着情绪。
汉水上寻找游女,解下佩饰又与谁共?
同心难以见面,异路只能空等待。
浦上的青枫林,渡口旁的白沙滩。
吟唱到日落西山,静坐望着只愁我。
神仙之物也未必孤独,佳期究竟何时到来?
树木挺拔何曾自寇,石头坚硬又岂能攻?
何必说自己的用处微薄,反而与火膏相同。
万物皆有其固有,谁能找到通往的路?
纤细的田野草,随风摇曳无所依。
日夜沐浴在甘露中,春秋与芬芳的丛林相等。
生性若不夭折,香臭谁来评判?
道家推崇至柔,儒生何必固执穷途?
始终行走在一条路上,难道不是愚公的过于执着?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山,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以其才华和清白的品行著称。其诗风端庄大方,内容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杂诗五首》是张九龄在仕途中由于感受到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而作,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张九龄的《杂诗五首》在形式上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丰富,内容则深刻反映了个人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首诗以孤桐树开篇,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现出对命运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象,如“风霜”“阳光”“青枫林”,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色,更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张九龄用对比手法,将普通的鸟儿与高贵的凤凰相提并论,表现了人们在平凡生活中难以得到认同与理解的苦楚。
后面的诗句则转向对命运的思考,强调“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即使命运在掌控之中,四季交替依然是无可避免的,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在对良辰美景的向往中,诗人又感叹机会的难得和对人生的惋惜。
整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亦在哲理上给人启迪,展现了张九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歌风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孤独、命运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孤桐”象征什么意思?
A. 孤独
B. 富贵
C. 自然
填空题:诗中提到“湘水吊灵妃”,表达了对__的怀念。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良辰”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时光。
A. 正确
B. 错误
比较张九龄的《杂诗五首》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发现两者都描绘了孤独与渴望,但张九龄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与哲理,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壮志未酬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