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总持寺阁》

时间: 2025-07-12 13:59:45

诗句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9:45

原文展示:

登总持寺阁
作者:张九龄 〔唐代〕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白话文翻译:

香阁高耸入云,仿佛在沙地上展开。
攀登到千仞之高,眼前出现万千变幻的景象。
草地上是商君的道路,云雾笼罩着汉朝的故地。
山脉从函谷关断裂,河流向斗城蜿蜒而回。
林中春色不断变化,天边的游子思绪催促。
登上高处,确实是美妙的,心中怀念远方,独自感到悠然自得。


注释:

  • 崔嵬:形容高耸、巍峨的样子。
  • 攀跻:攀登、跻身。
  • 千仞:形容很高的高度,仞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7尺。
  • 纷诡:纷繁而奇异。
  • 商君:指商鞅,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奠定了秦国的基础。
  • 汉后台:指汉朝的故都,表示历史的厚重。
  • 函谷:指函谷关,古代著名的关隘。
  • 斗城:古地名,具体指代有争议。
  •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 悠哉:形容心情悠闲、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仲明,号少微,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才和政治才能著称,曾任宰相,深受唐玄宗的器重。张九龄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登总持寺阁》写于张九龄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在高处俯瞰大地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渗透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登总持寺阁》展现了张九龄在高处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沉思。他通过对高阁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壮丽山河的遐想。诗的开头两句“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便设定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场景,显示出作者眼界的开阔与对美的追求。接着“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则通过攀登的动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以及在高处所见的奇妙景象。

在后续的描写中,张九龄引入了历史的意象,如“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还激发了对古代政治及其影响的思考。最后两句“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历史文化的厚度,情感真挚而深邃,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阁起崔嵬:高耸的阁楼如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2. 高高沙版开:在沙土上,阁楼显得更加高大。
  3. 攀跻千仞上:攀登到千仞之高,表现出挑战自我的勇气。
  4. 纷诡万形来:在高处看到各种奇异的景象,显示出自然的多变。
  5. 草间商君陌:草地中有商君的道路,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6. 云重汉后台:云雾笼罩着汉朝的故地,暗示历史的沉重。
  7. 山从函谷断:函谷关的山脉断裂,呈现出地理的险峻。
  8. 川向斗城回:河流蜿蜒而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9. 林里春容变:春天的景色在林中不断变化,表现了生命的无常。
  10. 天边客思催:远方的游子思念故乡,情感深切。
  11. 登临信为美:登高望远的体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12. 怀远独悠哉:怀念远方的人,让人感到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阁”比喻高阁的优雅与芬芳。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春容变”让春天有了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高处眺望自然与历史的美好,同时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阁:象征着高雅和美好。
  • 云、草、山、川:自然的元素,代表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远方:代表着思念和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商鞅
    • B. 韩非
    • C. 孟子
  2. “攀跻千仞上”中的“千仞”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高度
    • B. 速度
    • C. 深度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欢自然
    • B. 对远方的思念
    • C. 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

  1. A. 商鞅
  2. A. 高度
  3. B. 对远方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但更强调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 杜甫《望岳》:以山岳为主题,表现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登总持寺阁》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子夜冬歌 从军行 小长干曲 奉使蒲州返辔奉答圣制 五言过栖岩寺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 春日洛阳城侍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包含拊的词语有哪些 袅袅余音 知无不言 冤开头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榷酒征茶 出栏 潜逃 要执 包含挤的词语有哪些 青鈍 卧不安枕 飞谋钓谤 治载 凵字底的字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