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6:58
初发道中寄远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夜以继日地行走,故乡与山的距离愈发遥远,正值秋风起时,思乡之情愈加浓烈。曾经听闻胡马思念故乡的情景,如今自己却在楚地听到猿声悲鸣,愈感离别的苦楚。离别的苦痛伴随着朝夕相处的回忆,而归乡的日子却显得漫长而缓慢。虽然心中有壮志雄图,但总觉得时间在悄然流逝,白发早晚会如丝般悄然出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唐代诗人,字子寿,号闻道,晚号惟白。他以诗词、书法、政治才能著称,曾任高官,个性温厚,深受后人喜爱。张九龄的诗风优雅,常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观为主。
创作背景 《初发道中寄远》创作于张九龄离乡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个人理想与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以日夜和秋风的变化引入思乡之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接下来的“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将思乡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动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则将离别的痛苦与归乡的期待进行了对比,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两句“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时间的无奈,感受到壮志未酬而年华渐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苦涩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士人对理想与归属的追求,体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马”指的是哪个地区的马?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主要通过哪个意象?
A. 秋风
B. 楚猿
C. 乡山
D. 胡马
诗歌中,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A. 日夜乡山远
B. 怀归岁月迟
C. 壮图空不息
D. 念别朝昏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