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08:50
虞美人(雁门作)
作者: 王安中 〔宋代〕
千山青比妆眉浅。
却奈眉峰远。
玉人元自不禁秋。
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
分携不见凭阑际。
只料无红泪。
万千应在锦回纹。
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与女子妆容的轻淡相比,显得更加苍青。虽然眉峰遥远,令人无法触及。美人本来对秋天就无可奈何,更何况那深处的月光照耀在楼台之上,令她心生烦恼。分开后在栏杆边无法再见,只能猜测她心中是否有无尽的泪水。所有的情感似乎都在那些锦绣的回纹中,托付给那断鸿,西去问询行云的消息。
作者介绍:王安中,宋代词人,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风格优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映射个人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
《虞美人(雁门作)》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人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交织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浓烈的思念之情。开篇以“千山青比妆眉浅”引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女子的妆容进行对比,暗示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美。眉峰的遥远象征着无法触及的渴望,而“玉人元自不禁秋”则传达出对美人无奈的情感,似乎她的美丽无法抵挡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分携不见凭阑际”的描写,揭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表现出对相聚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无红泪”暗示着内心的苦楚与压抑,而“万千应在锦回纹”则通过华美的意象,强调出情感的复杂与深刻。最后以“断鸿西去问行云”作为结尾,既是对离别的追忆,又是对未来的期盼,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更加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山青比妆眉浅”中“青”指什么?
“玉人元自不禁秋”中的“玉人”指的是谁?
诗中“分携不见凭阑际”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