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29:26
《鹧鸪天》
作者:郑文焯〔清代〕
岩桂秋香晚尚花。
顺阳旧墅问残霞。
五湖自送鸱夷去,
风月依然属范家。
浮白劝,比红夸。
有人低唱倚蒹葭。
曲中解得销魂句,
不羡溪头越女纱。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岩石上的桂花在晚间散发着香气。顺阳的旧别墅里,我对着残余的晚霞发问。五湖水面送走了鸱夷的身影,而风月依旧属于范家。朋友们相聚,举杯劝酒,红酒比起白酒更显得美丽。有人在蒹葭旁低声唱着歌,曲调中表达出销魂的句子,令我不羡慕溪头的越女在轻纱中的舞姿。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与人事,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鹧鸪天》一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与细腻观察。开篇描绘了岩桂的香气与晚霞的残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了“鸱夷去”,暗示离别的情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风月依然属范家”一句则是对世事的感叹,尽管人事变迁,唯有风月常在,象征着永恒的美好。
在饮酒作乐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浮白劝,比红夸”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与欢乐,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底部的“有人低唱倚蒹葭”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柔情,唱词中的“销魂句”更是表现了音乐与诗歌的魅力,使人沉醉其中。最后一句“不羡溪头越女纱”,则是对美丽的自省与超然,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秋意和人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越女”象征什么?
"浮白劝,比红夸"中“浮白”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