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8:43
《鹧鸪天二首·为新会陈一峰题《初曦楼图》 其二》
——龙榆生
涉历山巅与水涯。
妙高台上伫晨曦。
放愁无地狂涛撼,
拨雾惊心怨漏迟。
花自好,露徐晞。
霞光焕彩问归期。
海绡词笔弥逾健,
试共欢讴胜旧时。
作者在山巅与水涯之间游历,站在妙高台上静静等待晨曦的到来。无处释放愁苦,狂涛翻滚,惊动了内心的怨恨与迟滞的时光。花自有其美,露水也渐渐干涸。霞光绚丽多彩,似乎在询问归期。海绡词笔愈加健壮,试着和我共同欢歌,胜过往昔的时光。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语言上多运用雅致而不失灵动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是为新会陈一峰所作的《初曦楼图》题词,表达了诗人在观景时的思考与感慨,结合了自然和内心情感的交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他内心的矛盾。开头的“涉历山巅与水涯”,描绘了诗人游历于山与水之间的闲适,仿佛在追寻一种心灵的宁静。而“妙高台上伫晨曦”则是表达了他对晨曦的期盼,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反映了他对新生与希望的渴望。
接下来的“放愁无地狂涛撼,拨雾惊心怨漏迟”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不安,狂涛撼动的不仅是外在的自然,更是他心中的苦闷。对比于此,后面“花自好,露徐晞”则显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美,仿佛是在提醒人们即便在困境中,也应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的“霞光焕彩问归期,海绡词笔弥逾健”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诗人借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这种希望与快乐的情感在诗的结尾得到了升华,展现出一种从个人情感到对自然的哲理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烦恼与希望交织中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关于“妙高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植物
B. 观景的地方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风景
“狂涛撼”主要表达的是:
A. 自然的美
B. 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C. 生活的宁静
D. 未来的希望
“霞光焕彩”意指:
A. 夕阳的美丽
B. 晨曦的光辉
C. 对未来的期待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