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简王明府》

时间: 2025-05-08 11:36:11

诗句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36:11

原文展示:

重简王明府
作者: 杜甫 〔唐代〕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冬天来临时只感到一丝寒意。诗人感到江边的云雾何时才能消散,而蜀地的雨水又何时才能停止。旅行途中,难免需要问候和交谈,但穷困的忧愁又怎能轻易解除。听着鸿雁的鸣叫,心中不免担忧,这样的天气会影响到稻米和粮食的丰收。

注释:

  • 甲子:指六十年一个周期的干支纪年,表示时间的变迁。
  • 薄寒:指寒冷的程度很轻,形容冬季的寒意。
  • 江云:指江上的云雾,代表天气多变。
  • 行李:指旅途中的行李,亦可引申为旅人。
  • 穷愁:指贫困与忧愁的结合,表达人生的困境。
  • 稻粱:稻米和粮食的统称,象征丰收。

典故解析:

  • 鸿雁:在古代,鸿雁常被用作传信的鸟,寓意着音信的稀缺和思念的深重。
  • 蜀雨:蜀地多雨,常常是诗人用来描绘天气的意象,象征着不确定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漂泊生涯中,正值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杜甫的《重简王明府》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冬季西南地区的景象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开头两句,诗人通过“甲子西南异”和“冬来只薄寒”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暗示着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则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人事的艰辛,江上的云雾和蜀地的雨水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人感到窘迫与无奈。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旅行者之间需要相互问候,但现实中的穷困和焦虑却无法轻易释怀。最后一句“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通过鸿雁的鸣叫,诗人将自然现象与生活困境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收成的不安。这种将外在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雨、鸿雁,传达出他对生活的敏感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使得《重简王明府》成为了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甲子西南异:西南的气候变化,感慨时间的流逝。
  2. 冬来只薄寒:冬天到来时,只有微弱的寒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寂。
  3. 江云何夜尽:江边的云雾何时才能散去,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4. 蜀雨几时干:蜀地的雨水何时才能停止,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5. 行李须相问:旅途中需要问候,但身处困境。
  6. 穷愁岂有宽:贫困与忧愁难以缓解,表达了深切的无奈。
  7. 君听鸿雁响:鸿雁的鸣叫引发思索,象征着音信的稀缺与孤独。
  8. 恐致稻粱难:担心这样的天气会影响粮食的收成,具体化了诗人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云、雨比作生活中的困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鸿雁的鸣叫被赋予了传递信息的功能,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离。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现状的敏感和对人性关怀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忧愁和生活的变幻无常。
  • :代表着困扰和烦恼,突显生活的不易。
  • 鸿雁:传递音信的鸟,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甲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天气现象
    • B) 时间的单位
    • C) 地方的名称
  2. “穷愁岂有宽”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 A) 丰收
    • B) 孤独与思念
    • C) 欢乐

答案:

  1. B) 时间的单位
  2. B) 无奈
  3. B)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王之涣的作品都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杜甫更加关注生活的困境,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不同关注点。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文章及诗词解析书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金缕曲 谢答张海门太史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记伦敦夜分所见 金缕曲 游狮子峰 金缕曲 陈垣庵先生来书有更加努力改造自己之语。感不绝于余心,再呈此阕 金缕曲 送刘传中弟赴英国留学 金缕曲 又题卷后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联峰山魏武观海处 金缕曲 壬戍暮春送湘芷大弟玉田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页字旁的字 饵名钓禄 皓月当空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香埠 大麻子 百下百着 韭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食肉之禄 豆字旁的字 蒲梢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中学 涸鱼得水 包含蝮的词语有哪些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