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何萧二族》

时间: 2025-07-28 11:14:25

诗句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

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4:25

原文展示:

何萧二族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西汉功名相国多,
南朝人物数诸何。
向来富贵喧天地,
亦有文章在涧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不同朝代人物的思考。西汉时期,功名显赫的人很多,而南朝的杰出人物又有多少呢?过去那些富贵荣华的名声,曾经在天地之间大肆传播,但也有一些才华出众的文人隐居在幽静的山涧之中。

注释:

  • 何萧二族: 这里的“何”指的是南朝的何氏家族;“萧”则是指南朝的萧氏家族,二者都是当时有名的家族。
  • 西汉: 指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以刘邦为开国皇帝。
  • 功名: 指的是官职和名望。
  • 南朝: 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包括刘宋、齐、梁、陈等几个朝代。
  • 涧阿: 指山涧边的隐居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达。

创作背景:

黄庭坚生活在宋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学的兴盛。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

诗歌鉴赏:

《何萧二族》是一首深具历史思考的诗。诗中,黄庭坚以西汉和南朝的代表性人物为切入点,直面历史的辉煌与衰落。开篇提及西汉的功名与显赫,昭示出过去的辉煌;而对南朝人物的询问,暗示出历史的更迭与人物的无常。诗句“向来富贵喧天地”更是对历史上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名士的叹息,富贵虽然喧嚣,却也有其过眼云烟的一面。

在诗的最后一句“亦有文章在涧阿”,则是一种对隐居文人理想的赞扬,表达了尽管社会上有无数的名利追逐,但仍有一些人选择在安静的山涧中埋头于学问与创作。这样的对比让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对名利的思考与对文人理想的向往,情感深邃而不失清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汉功名相国多:提到西汉时期有许多因功名而显赫的相国,说明了历史的辉煌。
  2. 南朝人物数诸何:提问南朝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暗示南朝的相对衰落。
  3. 向来富贵喧天地:提到过去的富贵声势浩大,反映了历史的浮华。
  4. 亦有文章在涧阿:强调隐士和文人的存在,即使在喧嚣中也有追求学问的安静之地。

修辞手法:

  • 对比:西汉与南朝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隐喻:隐居于山涧的文人代表着一种对名利的超脱和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探讨,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而非外界的富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涧阿:象征隐逸、清净的地方,代表着文人的理想境地。
  • 功名:象征社会地位和外在成就,反映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汉”主要指的是哪个时期? A. 春秋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2. “南朝人物数诸何”中“何”指的是哪个家族? A. 李家
    B. 张家
    C. 何家

  3. 诗中隐居的象征是什么? A. 名利
    B. 学问
    C. 争斗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隐逸的理想。
  • 苏轼《题西林壁》:反映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相似,均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注重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罗子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三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 赠皇甫宾客 渭上偶钓 问杨琼 宿蓝溪对月(一作宿蓝桥题月) 答苏庶子 听歌六绝句。想夫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风緖 又作别论 天地不容 早霜 漼错 包含泷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丛泊 包含老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此一时,彼一时 黍字旁的字 迂回曲折 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另文 自救不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